生地的种植技术和亩收益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种植技术、品种选择、市场价格等。以下是生地种植技术的一些基本要素:

1.种植环境:生地种植区域应选择排水良好、土壤肥沃、阳光充足的地方。过湿或过干的土壤都会影响生地的生长和品质。

2.品种选择:选择优良的生地品种,可以保证高产和优质的生地产品。

3.种植时间:一般选择春季或秋季进行种植。

4.种植方式:通常采用穴播或条播的方式进行种植。

5.施肥:根据生地的生长需要,适当施肥,以提供足够的营养。

6.病虫害防治:及时防治病虫害,以保证生地的正常生长。

至于亩收益,生地的产量和价格因品种和地区而异。在种植技术和品种都达到最佳状态的情况下,每亩生地的产量可以达到600-900公斤左右。然而,实际收益还会受到市场价格、天气条件等因素的影响。

生地种植技术包括:选地整地,苗期管理。

1、选地整地

种植生地,应该从避免感染病虫害方面出发,建议选择光照充足、排水良好、肥沃疏松的沙壤,而且可以采用轮作,种植生地前,对种植地块深耕整地,并施入基肥(农家肥)2000千克/公顷,然后整平混合土壤,多雨的季节,还应该起垄,挖沟,以利排水。

2、苗期管理

生地几天就会长出幼苗,当苗高约5cm,就要合理的进行间苗补苗,间苗时从中选留壮苗1~2株。保证壮苗吸收充足的养分,补在缺处,当生长到10厘米左右的时候,就可以进行移栽了,移栽的土壤要保证生地生长的良好条件,利于幼苗快速成活。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地黄体高10-30厘米,密被灰白色多细胞长柔毛和腺毛。根茎肉质肥厚,鲜时黄色,在栽培条件下,直径可达5.5厘米,茎紫红色。叶通常在茎基部集成莲座状,向上则强烈缩小成苞片,或逐渐缩小而在茎上互生。

叶片卵形至长椭圆形,上面绿色,下面略带紫色或成紫红色,长2-13厘米,宽1-6厘米,边缘具不规则圆齿或钝锯齿以至牙齿;基部渐狭成柄,叶脉在上面凹陷,下面隆起。

生土地别名生地黄、野地黄,它是为玄参科植物地黄的块根,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所以很多人想种植它,那么它该怎么种植?

生地的种植技术:

1、选地整地

生地有极强的适应力,野生的多生长排水良好的沙地、荒坡上,它喜欢光照充足的环境,适宜种植在疏松肥沃的土壤中种植,如果土壤粘性较重或较硬,都会影响它的块根生长,影响产量,而如果土壤排水性不佳,极易积水,就会导致块根腐烂,另外及连作,最好和高粱、蔬菜、棉花等作物轮作3-4年。种植时将土壤深翻30cm,在施入肥料在深翻,耙平整细作畦。

生地的种植技术

2、选种栽种

在选择播种用的种苗时要严格规范,要选择植株无病害、生长强健的,选种后将其折成大小在5cm左右的小段,晾1-2小时,使伤口愈合后即可播种。播种时合理密植,一般每亩用种100公斤左右,播种后覆土5-7cm,浇水,在低温的地区可通过覆盖地面的方法提高地温,只要温度和水分适宜,一般在25-30天即可出苗。

生地的种植技术

3、肥水管理

生地施肥时要多施磷钾肥,另外施足基肥对产量也极其重要,在苗齐后,为使幼苗生长快速,要在浇水同时追肥,这时每亩施入尿素15公斤,可溶解水中冲施,也可施肥后立即浇水,加快肥力吸收,而到了生长中期,也就是7月时,这时每亩追肥磷肥10-20公斤。在生地生长时要勤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但是到了生长后期,块根生长时,这时怕积水,极易引起烂根,所以这时浇水要以不旱不浇,天阴不浇、中午不浇为原则。

生地的种植技术

4、田间管理

在幼苗生长到10cm以上是,要及时间苗,每穴留一株,如果缺株,则要补苗,补苗时要阴天进行,最好时带土移栽。在植株生长前期,幼苗过小,而根系较浅,这时要除草,以免影响到幼苗生长,除草宜浅锄,也可用手拔除,以免伤害到根系,而如果时大面积种植,推荐使用除草剂。生地在生长时除了主根外,还会生长出一些细长地下茎,称串皮根,它们会损害植株大量的养分,要及时切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