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靠近哪个国家?

法国位于欧洲西部,西临大西洋,西北面对英吉利海峡和北海,东北比邻比利时、卢森堡和德国,东与瑞士相依,东南与意大利相连,南浴地中海并和西班牙接壤。法国面积55万平方公里,是西欧大国,位于北纬42度和51度之间,法国南部属地中海亚热带气候,其它为大西洋温带气候地区。

美国,英国,德国,法国的情报部门分别是什么?

美国:对外情报:中央情报局(CIA)。反情报:联邦调查局(FBI)。军事情报:国防情报局(DIA)。电子情报:国家安全局(NSA)。英国:对外情报:保密情报局(SIS)/军事情报六处(MI6)。反情报:安全局/军事情报五处(MI5)。军事情报:国防情报局(DIS)。电子情报:政府通信总部(GCHQ)。以色列:对外情报:摩萨德(Mossad),全称是情报和特殊使命局。反情报:辛贝特(ShinBet),全称是安全总局。军事情报:阿曼(Aman),全称是军事情报局德国:对外情报:联邦谍报局(BND)。反情报:联邦宪法保卫局(BfV)。军事情报:联邦国防军情报局(ANBw)。电子情报:联邦信息安全局(BSI)。

苏联与德国几场著名战役的经过是怎样的?

苏联和德国之间的战争,简称苏德战争(德国方面称为东方战线,德语:dieOstfront;苏联方面称为伟大的卫国战争,俄语:ВеликаяОтечественнаяВойна,而“卫国战争”本指1812年的俄法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与纳粹德国及双方盟国之间发生的战争,时间从1941年6月22日德国开始进攻苏联、至1945年5月9日德国向苏联无条件投降为止。

一、主要的战争

战争爆发阶段主要包括巴巴罗萨行动、基辅战役、列宁格勒围城战和继续战争。

推进受阻阶段主要是莫斯科战役。

相持不下阶段主要是指斯大林格勒战役和刻赤半岛战役。

苏军反扑阶段则是库尔斯克会战。

最后阶段主要有布达佩斯围城战、西里西亚攻势和柏林战役。

二、战争经过

1.巴巴罗萨行动(德语:UnternehmenBarbarossa)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德国入侵苏联所使用的作战代号,整场行动于1941年6月22日展开,其名称来自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一世的绰号“红胡子”。巴巴罗萨作战自1941年6月一直进行至同年12月间德军在莫斯科门户被苏军打退以失败告终,但苏德战争一直要到1945年5月苏联占领柏林才算正式结束。自左上顺时针:德国士兵于北俄罗斯行军;德国火焰兵;莫斯科战役中的苏联飞机;苏联战俘前往德国战俘营;苏联士兵向德军开火作战原本的计划是要快速攻克苏联的西方领土,北至阿尔汉格尔斯克、南至阿斯特拉罕的战线(AA战线)为止。在作战的最初数个月里,德军继续沿用之前在西欧大获全胜的闪击战术,最后在莫斯科战役中受阻,这场作战的受挫可以说是阿道夫·希特勒和第三帝国命运的转捩点。最重要的是,巴巴罗萨作战的失败开启了长达数年的苏德战争,成为人类历史上最血腥的战争,数千万人因此罹难。

2.基辅战役包括1941年发生的第一次基辅战役和1943年发生的第二次基辅战役。1941年7月7日打到9月26日,苏军在基辅防御战中严重失利,不仅损失了前沿兵力,而且用于这个方向上的预备队也消耗殆尽,部署在基辅地域上的两个方面军中,有6个集团军被合围,西南方面军主官全部阵亡,尚有几个集团军的司令被俘,据德军方面宣布,德军围歼苏军66万人,是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歼灭战。

3.列宁格勒围城战,或又名“封锁列宁格勒”(俄语:блокадаЛенинграда、德语:LeningraderBlockade)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轴心国为了攻占苏联列宁格勒而实施的军事行动,围攻从1941年9月9日开始直至1943年1月18日苏军才开辟了一条通往城市的狭窄通路,到了1944年1月27日才最终获得解放,共计被围872天。

4.继续战争(英语:ContinuationWar,芬兰语:jatkosota,瑞典语:forts?ttningskriget)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芬兰和苏联之间的战斗,从1941年6月25日到1944年9月19日,芬兰方面称为继续战争是为了和冬季战争联系起来,认为是冬季战争的延续,但苏联方面认为只是卫国战争的一部分,是苏联和纳粹德国之间的战斗,芬兰只不过是德国的帮凶。而德国则认为这场战争对于苏联与德国的战争具有很大的帮助,因此对芬兰提供了大量关键物资的补给。德国外交部长约阿希姆·冯·里宾特洛甫与苏联外交部长维亚切斯拉夫·米哈伊洛维奇·***于柏林。1940年11月14日这场战争于1941年6月25日开始也就是苏德战争开始后3天,当天苏军对芬兰境内发动空袭,紧接着芬军开始进攻苏联,到了1941年9月芬军已经占领整个卡累利阿地峡和东卡累利阿,在距离列宁格勒只有30公里的战线上停了下来。他们在这里驻防长达两年半。1944年苏军开始针对包含赫尔辛基在内,多个芬兰城市发动空袭,并于同年6月发动维堡-彼得罗扎沃茨克攻势,将芬军在1941年占领的土地加以收复。7月芬军成功挡住苏军进一步的进攻。9月5日芬军与苏军宣布停火。9月19日苏芬双方签订莫斯科停战协定,结束了继续战争。

5.莫斯科会战(俄语:БитваподМосквой,德语:SchlachtumMoskau)是苏联军事史学家给予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德战争中长达600公里地区进行的重要战略性战事的名称,战役从1941年10月1日一直到1942年1月7日以及持续的攻势直至4月底,以12月5日为界分为防御阶段与反攻阶段。起因是阿道夫·希特勒认为苏联的首都及最大城市莫斯科是轴心国入侵苏联的最重要的战略性目标及政治目标。德国的战略性进攻代号为台风行动,它包括了两个钳形攻势:一个由德国第3装甲集群及第4装甲集群攻击在莫斯科北面的加里宁方面军,最终切断莫斯科列宁格勒的铁路线;另一个由德国第2装甲集团军攻击在莫斯科州南面、图拉以南的西方面军;同时德国第4集团军直接从正西面向莫斯科的莫扎伊斯克和纳罗-福明斯克方向前进。此外德军另有一个***的计划,代号为当弗坦行动,它被包括在德军最后阶段的进攻战役计划中。最初苏军在莫斯科州通过构筑了3道防御地带,以及部署了新近编成的战略预备队和从西伯利亚与远东军区抽调而来的部队。之后由于德军的进攻战役被阻,苏联实施战略性反攻及小规模进攻战役把德军逐回热泽夫、瑟切夫卡、维亚济马一线并于1942年1月8日-1943年3月22日在这里发生了热泽夫—瑟切夫卡—维亚济马战役造成重大伤亡,不过也在过程中包围了3个德国集团军(参见:德米扬斯克进攻战役、柳班进攻战役、托洛佩特茨—霍尔姆进攻战役、波尔科夫进攻战役、巴尔文科沃—罗泽瓦利亚进攻战役)。在苏联的军事历史中,莫斯科战役被认为是苏军首次大获全胜的进攻战役,虽然付出了巨大的伤亡代价,但却达到了真正标志性的目标,即解除了德军对己方首都莫斯科的威胁。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一个重要的时刻,最终导致了希特勒及纳粹德国的战败。

6.斯大林格勒战役。起初德国国防军以空军大肆轰炸后,快速的进攻突破了苏军的防御。在1942年9月13日攻入斯大林格勒,在城中双方进行了寸土必争的巷战,尽管德军在不同阶段成功占领城内9成的地区,但仍无法拿下最后苏军的防御地区。在德军于城中缓慢推进时,苏军集结了约1,143,500人的兵力在伏尔加河东岸和斯大林格勒市西北郊,并在其11月19日发动的天王星行动中迅速突破轴心国军队临时建立起来的防御线、包围了城中的德国陆军第6集团军及其它轴心国军队,虽然德军想以空军补给和冬季风暴行动解除被围歼的危机,但因为被苏军击退而失败。最后因为冬季的酷寒、传染病滋生和弹尽粮绝的情形,城内90,100人的轴心国士兵终究投降被俘。这是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首次大规模战败,也使得德军在东线胜利的可能性完全消失、战略主导权易手至苏军手中。德军把攻击北***的A集团军群撤退至顿河畔罗斯托夫,在此期间苏联发动了南线大规模红军参加反攻的土星行动,德军在其途中丧失了大量装备和人员,并永远丧失了占领苏联油田来弥补德国油料不足的机会。

7.刻赤半岛战役(德语:UnternehmenTrappenjagd、俄语:Опера?ция?Охо?танадро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纳粹德国南方集团军群及罗马尼亚军队向防守克里米亚半岛东部刻赤半岛的苏克里米亚方面军而发起的进攻战役,战事从1942年5月8日进行到5月18日。轴心国军在战役中几乎完全消灭苏军,苏军损失了3个集团军(第44、第47及第51集团军)21个师,共有超过160,000人阵亡或被俘。

8.库尔斯克会战(法语:BatailledeKoursk;英语:BattleofKursk)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德苏战争中,德国与苏联于库尔斯克爆发的一场大型会战,双方共投入了超过268万名士兵和6,044辆坦克,会战期间更发生了史上规模最大的坦克会战和单日空战。库尔斯克会战是德军最后一次对苏联发动的战略性大规模进攻,德军计划使用4个集团军,欲从由南方的别尔哥罗德自南向北以及自北方的奥廖尔自北向南夹击库尔斯克地区,企图合围在库尔斯克以西的中央突出部的共有6个集团军的苏军,重夺战略主动权,但由于苏军事先已得知德军要进攻的情报并已做好建立3道防御线的严密防御和驻守数量极为庞大的兵力,德军进攻步调缓慢且付出伤亡惨重,最后因为在1943年7月12日德国的盟友意大利王国被盟军登陆西西里岛,不得不抽调兵力防卫意大利而被迫中止堡垒计划的进攻。此次战役后期,苏军发动一连串大型进攻战役:奥廖尔进攻战役(1943年7月12日-8月18日)、别尔哥罗德-哈尔科夫进攻战役(1943年8月3日-8月23日)相继收复了奥廖尔、别尔哥罗德和哈尔科夫,德军向第聂伯河方向全面败退。

9.柏林战役(又称柏林冲锋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欧洲战场上的最后一场重大战役。大量苏联红军在东方进攻柏林,这场战役发生于1945年4月尾至5月初。在这场战役终结前,阿道夫·希特勒自杀。纳粹德国在这场战役结束后,5月8日,签署无条件投降协议,宣示纳粹德国正式覆亡,象征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欧洲战事的结束。

如果美伊开战,法国会不会出兵?

肯定不会。美伊开战是美国退出伊朗核协议的继续,也就是说美国在无法实现石油禁令彻底摧垮伊朗经济下发动的。法国本身还在遵守核协议,没有任何理由参与美国对伊朗的战争。美欧关系的分崩离析源于伊朗核协议,美国退出核协议之后,对欧盟的种种行为,包括贸易战和增加军费,以及把欧盟视为最大的“敌人”等,大大刺伤了欧盟的感情。马克龙在公开场合包括在联大会上多次批评美国的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把美国视为欧盟的最大威胁。马克龙与默克尔积极主张建立欧洲军队,两国己经公开表示要共同研制六代机,旨在脱离美军。

美国退出核协议制裁伊朗,使欧盟也遭受到了巨大损失,在豁免8个经济体当中竟然没有包括欧盟,针对欧盟的意图非常明显。况且特朗普一直想要解体欧盟,在这种关系下法国出兵是不现实的。给人感觉完全是美国的附庸,德国也不会同意。连马克龙自已都说,伊朗退出核协议,美国要负责。至于法国“戴高乐”航母驶向中东,是在涮存在感,并不是想参与战争。伊朗核协议是奥巴马的政治遗产,奥巴马曾公开批评特朗普退出是一个非常错误的决定。欧盟对伊朗表面支持,没有实际行动,也就是说没有直接和美国对抗。主要还是考虑与***党的关系,但是欧盟也曾表示,即使特朗普不再担任总统,美欧关系也不会变得很好。法国没有必要去帮助美国打伊朗。

另外,美国打伊朗,以伊朗的实力和地形,必然是一场消耗战,也就是说短期内不会结束。美国很可能陷入战争的泥潭,法国卷进去,或者出现伤亡,那对马克龙政府执政将是大大不利。更主要的是难民问题,如果大量的伊朗什叶派***难民涌向欧洲,那对欧洲来讲将是灭顶之灾,而且这些难民在《古兰经》的熏陶下,素有“人弹”之称,施起***击来,欧洲会被搅得天翻地覆。所以,伊朗不出现动荡是重中之重,欧盟不仅不会参与,而且会坚决反对美国对伊朗开战。只要特朗普在台上,法国出不出兵,美国仍然不会放过欧盟。在叙利亚2018年4月14日,美英法袭击了大马士革,5月8日特朗普就退出核协议,6月1日开始加征欧盟关税,丝毫不顾及彼此的盟友关系,这都是被实践证明了的结果。再者,法国参与同样意味着与整个什叶派***作战,那么胜也好,败也好,从此法国将永久不能在中东立足。

实际上,在委内瑞拉就已经表现出了法国不会参与美国的任何军事行动,虽然支持瓜伊多,只不过是从***国家的角度要求重新选举,但坚决反对武力干涉。

美国和伊朗发生战争,是典型的霸权主义。做为马克龙一直是反对美国的单边主义,欧盟并身受其“害”。如果法国出兵,那么国际地位和影响力将会遭至严重伤害,这一点马克龙应该十分清楚。

法国和德国的前身是哪个封建国家?

法国和德国前身是法兰克王国。

法兰克王国,是由日耳曼人的一支法兰克人在西欧建立的封建王国,分为墨洛温王朝和加洛林王朝,加洛林王朝全盛时期称“查理曼帝国”。法兰克人是日耳曼人中一支强大的部落,3世纪南迁进入高卢(今法国南部)东北,定居于莱茵河下游地区,处于原始氏族部落社会阶段。

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或采编自互联网公开内容,仅供网友交流旅游相关攻略等信息。若因此导致您的权利被侵害,或有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内进行删帖处理,感谢您的理解和支持。注意:酒店景区门票的优惠价格与免票政策仅供参考,具体请咨询景区酒店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