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曾给欧洲带来巨大灾难,为何美苏英法还允许两德统一?

随着德国大选结果的出炉,社民党凭借25.8%的得票率成为联邦议院的第一大党,而基民盟和基社盟只获得了24.1%的得票率。由于组建联合政府还需要漫长的党派谈判和妥协,默克尔仍将作为看守内阁总理直至下届政府完成组阁,如果她能任职到2021年12月17日,将会打破由其“政治导师”科尔所保持的德国最长执政纪录。

现年67岁的默克尔既是德国第一位女总理,也是德国第一位科学家总理。在她任职期间,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和记录,而“渡过欧债危机”、“经历难民潮”、“最有权势女性”、“对抗美国霸权”和“重视对华关系”等通通都成为了她的标签。

尽管默克尔足够优秀,足够卓越。但是,文史不假个人坚持认为,她对于德国和世界的贡献,依然无法匹敌赫尔穆特·科尔。他执政期间,不仅力推欧洲货币一体化的进程,更亲手促成了东德和西德的统一,被誉为是“二十世纪后期最具影响力的欧洲领导人”。

1930年4月3日,科尔出生于德国的路德维希港,是家中的第三个孩子,父亲汉斯·科尔是一个税务官,母亲塞西莉亚则是一名家庭妇女。当希特勒在1939年9月闪击波兰发动侵略时,他还只是一个9岁的孩子,对于战争和伤亡并没有什么概念。

1944年,德国纳粹政权的败相已经非常明显,但希特勒还在苦苦进行挣扎。科尔随同一批同学一起被送往贝希特斯加登接受军事训练,准备在日后被送上战场,不过他在德国覆灭前便逃了出来。

科尔虽然没有亲身参加过二战,但对于战争并不陌生,反而是刻骨铭心。因为,他的父亲汉斯和哥哥***均上了战场,而且***还***在了战场。

受此影响,科尔不仅给儿子取名“***”以纪念自己的哥哥,而且还树立了和平与反战的理念。正是这种坚持和执著,极大地影响了他今后的人生和选择。

德国投降后,国内已经是千疮百孔的窘境,经济秩序和社会秩序都惨遭破坏。为了谋生,科尔来到明斯特附近的一家农场打工,可随着东德涌入了越来越多的廉价劳动力,他只得离开了人满为患的农场。

回到家乡后,科尔考入中学继续自己的学业,对历史专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由于父母都是虔诚的基督教,他顺理成章地加入新成立不久的德国基督教***联盟(CDU)并成为了骨干力量,在家乡创立了“德国青年联盟”。

1950年,科尔进入法兰克福上大学攻读法学,之后又考入海德堡大学攻读历史并且取得了博士学位。毕业后,他成为了海德堡大学阿尔弗雷德·韦伯研究院的一名助理研究员,凭借一篇题为“1945年后普法尔茨的政治发展和产生的党派”文章而引起了共鸣。

1955年,科尔被推选为基民盟莱法州的执委会委员,几年后就成为了该州最年轻的议员。为了得到广大中青年的支持,他再次被基民盟委以重任,成为了议会党团副主席,正式步入了党内的领导层。

1963年,科尔终于成为州议会党团主席,三年后更是当选基民盟莱法州主席,时年仅仅三十六岁。又一个三年后,他在政治上步步高升,成为了当时最年轻的州长。

在州长任上,科尔积极推行自己的一系列政治抱负和举措,极大地提升了基民盟的政治地位。期间,他开始竞选基民盟的党主席,可惜却败给了当时的主席赖讷·巴泽尔。

1973年,由于基民盟在大选中失利,赖讷·巴泽尔宣布为此负责并且引咎辞职,科尔终于如愿以偿成为了基民盟的主席。在1976年的大选中,他第一次被推举为党内的总理候选人,可惜以微弱的劣势败北了。

1982年,由于执政的“红黄联盟”在许多问题上渐行渐远,导致施密特总理没有通过信任案投票,只得率领内阁总辞职。之后,科尔终于登上了联邦德国总理之位,成为最年轻的总理。

成为西德总理后,科尔终于可以践行自己多年来最大的夙愿,那就是尽快实现国家的统一。在联邦会议讲话时,他旗帜鲜明地表示:

我们德国人不甘心祖国分裂,我们将一如既往、不懈追求,在自由自决中实现德国的统一和自由。

二战结束后,美国、苏联、英国和法国对德国实施了分区占领。由于东西方之间的冷战,美国、英国和法国将各自的占领区进行了合并,共同防备苏联的占领区,期间还出现了“柏林危机”。

1949年9月20日,美国、英国和法国在自己的占领区内扶持建立了联邦德国,史称“西德”;1949年10月7日,苏联在占领区内扶持建立了***德国,史称“东德”。从此开始,世界上出现了两个德国。

由于东德长期受到苏联影响,片面甚至是畸形地发展计划经济和重工业,导致了关系民生福祉的各种用品都日益匮乏。因此,有越来越多的东德人逃往西德,引起了日益严重的社会和经济问题。

1961年8月13日,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下令关闭东柏林和西柏林之间边境站,开始修筑墙体进行强制隔离。依照赫氏的性格,给这道隔离墙还起了一个拉风的名字“反法西斯防卫墙”,俗称“柏林墙”,成为东西方世界冷战的最前沿。

从二战结束到柏林墙修建,经历了十几年的时间;从柏林墙修建再到科尔成为西德总理,又经过了二十年的时间。这样算来,东德和西德已经分裂了将近四十年,两德统一绝非易事。

1989年,东欧巨变给德国的统一带来了希望,也给科尔带来了机会。在联邦议会上,他郑重提出了自己的“统一计划”:

发展德国两个国家的联邦结构,目标是联邦,即在德国建立起联邦国家的制度。

科尔深知,想要实现两德的统一,必须首先赢得外部势力的支持,尤其是美国和苏联的态度更是重中之重。他选定西方世界的大佬美国作为突破口,希望首先赢得对方支持。

在意识形态和冷战对抗的问题上,新上任的美国总统布什比他的前任里根更加务实和含蓄,不愿意引发全面的对抗。在此背景下,科尔郑重承诺未来统一后的德国将继续留在北约内,将继续唯美国马首是瞻,于是美国开始默许德国实现统一。

搞定美国后,苏联就成为两德统一最大的障碍和拦路虎。戈尔巴乔夫向科尔表示,如果两德统一后不加入北约的话,苏联乐见其成。可是,加入北约是美国布什政府唯一的要求,德国自然不敢答应苏联。

好在,由于戈尔巴乔夫的“全面改革”,苏联国内外已经乱成一片,急需大量资金来摆脱困境。因此,西德除了不断向苏联妥协外,更在经济上慷慨解囊,终于换取了苏联的默许。

征得美国和苏联默许后,科尔将下一个目标选定为英国。二战过后,英国虽胜犹败,彻底丧失了“日不落帝国”的地位,逐渐矮化为二流国家。况且,希特勒在二战期间没少收拾英国,他们自然不会愿意德国重新统一。

不过,眼见美国和苏联都默许了,英国一时间没了主意。况且,他们认为自己远离欧洲***,德国统一后受影响最大的是法国,与其让法国独霸欧洲***,还不如让德国和它相互制衡。

事实上,反对德国统一最坚决的国家应该是法国。因为,只要德国不统一,自己就是欧洲***最强的国家,任谁都不是自己的对手。

因此,科尔深知自己要花费巨大的精力和金钱去摆平法国。因此,当法国提出在欧洲内部统一使用欧元时,尽管德国并不想放弃自己相当坚挺的马克,但科尔还是无奈答应了法国总统密特朗的要求:

法国支持德国统一,德国支持使用欧元。

终于说服了几个大国,科尔实现德国统一最后的障碍就剩下了另一个当事方东德。由于长期的社会主义制度,东德内部已经习惯于***的执政。为了顺利统一,科尔极力扶持“德国联盟”党参加大选并且最终上台执政。

1990年夏,东德引进了西德的马克,原本应该四比一的兑换汇率,却被以一比一的汇率兑换。仅此一项,相当于变相增加了东德百姓的财产,自然赢得了百姓们的大力支持。

1990年8月,东德人民议院统一并入了西德议会。10月3日,***德国正式加入了联邦德国,之前的宪法、议院和政府都自动取消,原14个专区改为5个州并入了联邦德国。从此,分裂了40多年的东德和西德重新统一了。

两德统一后,科尔在其担任总理职务10周年之际公开表示:

完成德国统一是我在任时期的一项艰巨任务,我觉得能够为这个目标努力是一种幸福。

不出意外,科尔所属的基民盟在大选中再次赢得选举,他也一直担任德国总理到了1998年。退休后,科尔返回故乡居住,从此彻底淡出了政界,过上了平静的生活,直到2017年6月过世。时任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这样评价:

科尔在柏林墙倒塌一年之内使德国实现和平统一,期间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他还帮助开创了欧洲政治和经济一体化的历史进程。

而伴随着柏林墙的倒塌,一位东德的物理学家也深受感触,竟然逐渐从枯燥的物理转向了政治。很快,这位物理学家加入了基民盟并且得到了科尔总理的青睐,同样在日后成为了传奇总理,她就是安格拉·默克尔。

默克尔曾经不止一次评价自己的政治导师科尔:

他是一个伟大的德国人,一个伟大的欧洲人。

法国为何没有德国发达?

谁告诉你没有德国发达的?这个结论是成立的吗,法国的公司可能还不够著名。比如空客,造737引擎的赛峰,它同时还造阿丽亚娜火箭等等,我国的c919是用达索的cad进行设计的,中广核的技术路线是法国阿海珐,还有一堆的法系汽车,制药,全面的军工,等等吧,其实真心不差,工业体系全面、先进。机械制造那一路的东西,其实早是过时的产业了。

二战中号称欧洲第一陆军强国的的法国为何不跟德国硬刚?

二战中法国人也曾经奋力抵抗德国的进攻,但无奈却是“有心杀敌,无力回天”!而这种局面的怪不得别人,完全是法国人咎由自取的结果!造成法国人失败的原因,大约有五个。

第一:法国在一战中遭受了严重损失,被打出了心理阴影,国内人民普遍反战、厌战,绥靖主义思想盛行。第一次世界大战极其残酷,人员伤亡和物质损失巨大!仅在凡尔登之战中,法国就损失了54.5万兵力!而在索姆河之战中,英法联军又伤亡了约60~70余万人。在一战中法国几乎损失了整整一代青年人,造成了战后劳动力匮乏等一系列后遗症!因此法国人虽然取得了胜利,但那也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惨胜!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法国会反战、厌战了!

第二:法国政府害怕爆发新的战争,因此极力向希特勒进行利益输送,希望通过牺牲别国利益,满足希特勒的胃口,以便继续维护和平。这就是为什么当德军开进“莱因非武装区”时,法国人会选择视而不见的原因。当德国人暴露出,侵吞捷克斯洛伐克的野心时,法国总理达拉第和英国首相张伯伦,会极力推行绥靖政策,百般迎合希特勒了!然而纵容侵略的后果极其严重,希特勒永远不会满足。而且击败法国和英国夺取欧洲覇权,也是希特勒的既定目标,绝不会因为法国人的示好便改弦更章!

第三:法国的战略思想滞后,主要军事将领仍然迷信“堑濠战”,为此不惜耗费巨资修建马奇诺防线。战略思想的落伍,导致法国军界没有意识到机械化部队,将在新的战争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当然也不是没有人察觉到装甲部队威力巨大,戴高乐曾经向政府建议成立专职装甲部队,可惜却遭到了因循守旧的法国政府的拒绝!正是由于法国人没有意识到,集火力、防护力、突击力于一体的专职装甲部队的巨大威力,才会陷于被动,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

第四:徳军的闪击电威力巨大,推进速度太快,而且还绕过了马奇诺防线,从比利时侧击法国,从而令法国人猝不及防,在几个星期内便战败投降了。马奇诺防线,是法国人保守思想的具体表现。由于在一战中,由堑濠、铁丝网、碉堡、地雷、机枪、火炮组成的堑濠防线,在防御战中占尽了便宜。因此使法国人固执的认为,在新的战争中仍可如法泡制!而当德国人派出了佯装诱敌的“C集团军”对马奇诺防线的正面之敌,进行牵制。而其真正主力则突然从“阿登”地区出现在法军的侧后时,法国人难免会因措手不及而难以应对!

第五:法国的核心是巴黎,巴黎不仅是法国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而且还是重要的交通枢纽。拜法国发达而先进的交通网所赐,一旦德国人占领了巴黎,使可以从这里抵达所有的法国城市。这就不怪一些法国人在巴黎失守后悲叹说:“完了啊,完了啊,巴黎失守啦!法国成了一具没有头的躯体!”巴黎为什么会轻易失守?因为法国人根本没有设防!为什么不设防?因为巴黎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名城,各种古迹星罗棋布!

为了保住巴黎不被战火摧毁,法国人只能选择将其拱手相让!然而,一个国家的首都一旦失陷,必将导致混乱,并严重打击法国军民的抵抗信心!也正是这个原因,才促使贝当这个一战英雄,在巴黎失守后向希特勒投降的!

综上所述:法国人之所以无法抵抗德军,不是他们不想而是不能!而导致其无力抵抗德军的原因,不仅是由于法国政府害怕战争,法国人普遍反战厌战,更是由于其战略思想落伍,因此才会被德军的“闪击战”,在短短几个星期内击败!

法国和德国的前身是哪个封建国家?

法国和德国前身是法兰克王国。

法兰克王国,是由日耳曼人的一支法兰克人在西欧建立的封建王国,分为墨洛温王朝和加洛林王朝,加洛林王朝全盛时期称“查理曼帝国”。法兰克人是日耳曼人中一支强大的部落,3世纪南迁进入高卢(今法国南部)东北,定居于莱茵河下游地区,处于原始氏族部落社会阶段。

像法国德国这样的国家高考必须考英语吗?多少分?

法国和德国类似,德国的高考相对了解,我就用德国的回答你吧。

德国的高考叫做Abitur(音:阿笔图阿),对于数理化的要求相对来说比我们国家要低,大概相当于初三到高一阶段的难度。但是对于英语以及二外的要求比我们国家要高得多。

必选有德语,数学,且这两门必须笔试;必选还有历史,政治,宗教(非基督徒则选伦理课)和体育。在必选课里必须至少两门口试,三门笔试。口试就是演讲。笔试项目中,语文(德语)则是写一篇论文,大约20页纸字数无下限和上限。所以是他们的题目,根本就没有什么阅读题,选择题,直接就是写文章。德国的写作是典型的八股文,所有的议论文必须要按照格式来写,才有可能得分。

接着就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必考科目,就是第一外语了。第1外语90%的学生选择的都是英语,但是有少部分的学生是外国进入的移民,他们有可能用自己的母语作为第一外语,比如说很多中国学生就用中文作为自己的第一外语,那么基本上可以轻松的通过。

然后就是第2外语,第2外语可以从很多门语言中去选择,常见的有英语,法语,俄语,拉丁语,古希腊语,意大利语,西语,还有一些冷门的,如日语,中文,古希伯来语,土耳其语,现代希腊语,葡萄牙语,波兰语。

二外可以任选一门,但是必须要考。也就是说,德国人的外语考试是他们的重中之重,至少要考两门。

德国的考试分数采用5分制,5分是不及格,1分是满分。所有科目都采用5分制。也就是说,外语的分数所占比例与其他科目的所占分比例是一样的。

德国的高考时间长达三个月,考生还要根据具体自己所报的学校来选择考试的科目。有一些专业甚至要考三门语言。比如说医学专业必须是要会拉丁语的,如果不会这一项是进不了医学专业的。神学专业者必须学古希伯来语。

同时高考成绩只占实际录取比例的30%,平时的学时以及学分占高考录取分数的70%。

对于外语而言,这70%的分数就包括了平时在课堂上用外文演讲的分数。比起中国人只要考试的哑巴英语,难度要放大非常多的等级。

所以,中国的高考英语的难度,跟德国人的外语教学的难度相比,实际上就相当于是幼儿园对大学。

现在很多人鼓吹要重视数理化的学习而轻视英语,削减英语分数,但是德国,数理化机械工业如此的发达,但是他们在高考录取的时候,数理化的考试难度才等于我们初中和高一的难度。可是与此同时,外和二外的难度却远超中国的高考英语。

德国如此重视外语学习的原因就是,绝大部分的知识并不是从本国人身上去学得的。非常多的高端教材都是源于国外,有可能在法国,有可能在美国,也有可能在日本,在中国。只有自己的国民掌握足够多的外语,才有可能最大限度的获取外部的知识,将这些知识总结归纳才能够转化成自己国家的生产力。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德国的高考虽然没有中国那么难,却可以选拔出非常好的学习苗子。德国的大学是严进严出,几乎没有什么大学是野鸡大学。凡是在德国土地上的大学,不管是国立,还是教会建立的,或者私立,德国的学历在全世界范围内都非常的硬。

中国的数理化考得比德国难的多,但是非常多的精力都是花在计算上面。德国人根本就不强调计算能力,考试的时候是允许带计算器的。计算机发明出来就是让大家用的,我们高考毕业也没有多少人,真的会用笔算去计算复杂的计算。所以国内很多人,自以为自己的数理化能力很强,但是实际上,毫无应用价值,顶多只能算得上是一个计算缓慢的人肉计算器。

德国的考试更强调的是学生的思维,而不是计算能力。选拔出来的人也是思维能力强的人,而不是可以替代计算机的人。德国人把语言能力,当做智商的一部分。不会两门以上外语基本在德国人的眼里,尤其是高学历的人的眼里,就是一个脑力不行的人。

所以德国人来中国经常嘲笑中国人,学了12年英语,结果还不会说。尽管他们的英语,说的也不咋地,但是他们敢说,能交流,即使发音不准确,也能够把意思传达出去。可以达到学习语言的目的。

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或采编自互联网公开内容,仅供网友交流旅游相关攻略等信息。若因此导致您的权利被侵害,或有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内进行删帖处理,感谢您的理解和支持。注意:酒店景区门票的优惠价格与免票政策仅供参考,具体请咨询景区酒店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