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9年巴黎和会拒绝签字后的变化?

巴黎和会拒绝签字以后中国获得近代以来最平等的一个条约《中德协约》,收回了山东的权益,在平等的条件下互派领事,实现两国关系正常化。

二战时期纳粹德国为何不进攻瑞士?

瑞士是个小国,国土面积刚刚超过四万平方公里,约合重庆(包括区县)面积的一半,2017年人口约816万,略低于重庆城区人口(重庆2017年底城区人口为865万)。

用陈水扁编排新加坡的话说:鼻屎大的国家。

再翻开欧洲地图就会进一步发现,瑞士位于法国德国意大利奥地利等大国中间,缺乏出海口,可谓四战之地,和战国时期的韩国有几分类似,稍不留神就有亡国灭种之祸。

拿破仑时期瑞士倒在法军铁蹄之下,让瑞士人开始思考自身的命运,1815年维也纳会议上,欧洲各国确认瑞士为永久中立国,瑞士成为世界上首个永久中立国,有说法认为瑞士是《国际法》中唯一明确规定的永久中立国。

此后瑞士严格奉行中立标准,在一战二战都不偏不倚,置身事外。同样置身欧洲的卢森堡通过1867年《伦敦协议》也成为永久中立国,但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贞操不保,所谓的永久中立也随之烟消云散。

如果说永久中立就能保证一定远离战火,显然低估了战争发动者的无耻,二战中希特勒和墨索里尼曾多次打瑞士的主意,只不过时局变幻,没有给他们留下太多机会。

法国被占领后,德国制定了入侵瑞士的“圣诞树计划”,想搂草打兔子,把这个份数日耳曼同源的小弟收归既有,但东线战事发展太快,希特勒最终放弃了收编瑞士的计划。

而磨磨唧唧的意大利,虽然对瑞士也有想法,但看到大哥没有动静,也就打消了念头。

当然,瑞士也不是傻瓜,如果真以为维也纳公约就是免***金牌,在世界大战中潇洒吃瓜,早就被灭掉了。

一战中就有瑞士人以志愿兵的方式加入战斗,据不完全统计,约有2000-3000名瑞士士兵加入到协约国阵营中。

二战中瑞士虽然没有出兵,但也不算干净。

作为日耳曼后裔占主导的国家,瑞士与德国的关系剪不断理还乱,尤其是与德国奥地利接壤的东部,天然与德国亲近,二战中,向德国出售了大量的精密机械和零部件,并秘密贷款与德国。

在犹太人问题上,瑞士也十分谨慎,二战中瑞士大量接收难民,但对犹太人却严格审查,唯恐得罪虎视眈眈的纳粹。

而在瑞士内部,对战争的准备也一刻未停。瑞士是个山地国家,和平时期是旅游胜地,战争时期就是交通不便的堡垒户,尤其是崇尚机械部队闪电战的德国,对这种山势起伏的地形十分头疼,加之瑞士早早发动战争动员,在一定程度上威慑了德国人。

外交、军事、经济的多重加持下,瑞士在二战中平安度过,时至今日,瑞士已经成为高度发达的国家,百姓生活水平很高,加之国内旅游资源丰富,成为欧洲乃至世界旅游爱好者的天堂。

我是历史达人日慕乡关,欢迎关注!

美国旅游签证申请什么类型的人容易获签?美国签证拒签原因都有哪些?

因工作原因,我也去过美国很多次,并持有美国10年期旅游签证,关于什么类型的人容易申请到美国旅游签证,以及美签拒签的原因有哪些的问题,我还是比较熟悉,下面就来给大家分享一些这些方面的经验,你可以对照一下自己的情况,看看你是否容易通过,同时要注意申请过程中应该规避哪些问题。

图:美国10年期旅游签证

一、这些类型的人容易获得美签

01经济实力较强

嗯,没错,去发达国家旅游,签证官们都是“势利眼”!你能提供优越的财产或经济能力证明材料,那一定很好通过,比如国内的房产、车产、存款以及其它固定资产证明,表明你确实有足够的经济能力支撑旅游。

02工作稳定收入较高

比如在国企或者大型公司任职,工作稳定,收入较高,而且是管理人员,这能证明不仅有能力完成高消费的旅行,而且会按期回国,不会借旅游之名滞留不归。

03退休人员

是的,退休人员也是相对好签的群体,能提供一定的经济和财力证明,你那张“退休证”比年轻人的“在职证明”更管用!不用担心你留在那里“打工”,你真的是旅游的!(当然超过75岁可能会有限制,需要健康证明哦)

图:拍摄于美国亚特兰大

04国外旅游经历丰富

嗯,虽然属于普通群众,但是通过你的护照出入境记录,可以看出有很多的境外旅游经历,并且没有逾期记录,是一位真实的旅游爱好者,尤其是近两年还有发达国家的旅游记录,尽管工作和财力一般,也是比较容易通过!

我们很多人都是属于第四类人员,这就是我们“圈内”常说的“申请美签前,要多攒证”,即先去一般国家旅行,等“攒”多签证以后再申请美签,就容易通过了!

二、美国旅游签证拒签的原因大致有这些

01白本护照

除非你的个人条件优越,否则的话“白本护照”(第一次出国,之前没有出国记录)拒签的可能极高!

02经济状况不佳

非北上广深这些一线城市居民,工作单位、收入、资产证明都很一般,再加上一本“白本护照”的话,那基本上是拒签没跑啦。

03未婚女性

嘿,这个条件是大多数发达国家关注的,尤其是选择“自由行”的情况下相当不好!如果选择跟团游或者全家同行可能会好一些,这就是为什么申请美签的时候,最好提供“全家福”照片,就是证明你在国内有“家”,而不是单身“天马行空”,无牵无挂!

04提供有虚假信息的嫌疑

你的所有资料不能有虚假嫌疑,或者有逻辑错误,造成签证官判断“材料造假”,这样拒签是没跑了,签证官可能会“***调查”(简称“电调”)。

05有拒签史或逾期记录

你的旅游过往史有拒签记录或者有不良记录,拒签的可能性立马倍增,好在近些年一些国家拒签后不再“盖戳”,但如果护照上有逾期记录的话,也是比较麻烦的。

总之,拒签的原因很多,签证官有自由裁量权,有时候也取决于他的心情好坏,还取决于两个国家的政策变化,某段时间签证收紧,某段事情又宽松了,看赶在什么时候申请。

美国的旅游签证是全球最难的签证之一,当然如果你拿到10年签的话,靠这张“证”再申请其它国家的签证,基本没什么障碍了。嗨,有啥感受没有?

中国人对德国的好感从何而来?

因为德国在西方算是有骨气的,有一种***外交的“大智慧”。

《华尔街日报》1月22日发文称,德国已经拒绝向乌克兰提供火炮等军事装备,并且拒绝第三国将德国生产的军备输送到乌克兰。德国此举让乌克兰感到不满,乌克兰外交部已经向德国提出抗议。除了不愿意提供武器之外,1月21日,德国海军司令舍恩巴赫还在一个智库论坛上表示,乌克兰无法从俄罗斯夺回克里米亚,他还认为,普京应该得到西方尊重,而德国也会给他尊重。

图为二战德军进入巴黎,德国也曾是一个欧洲***上的强权,虽然近年来国力不如从前,但是也坚持***外交政策。

在如今的北约内部,如此有“骨气”的表态真是不多了,尤其是近日以来,乌克兰局势愈发紧张,以美国为首的几个北约国家,纷纷向乌克兰提供军事援助,美国的第一批90吨军援已经送达乌克兰。但德国非但不愿意对乌克兰进行军事援助,还拒绝其他国家运输德国武器进入乌克兰,同时还频频和俄罗斯开展互动,这种以我为主、***自主的外交精神确实值得尊重。

图为德国海军司令舍恩巴赫。

德国是一个欧洲大国,也是欧盟内部的两大领导国之一,德国和法国长期以来在对俄关系上保持了相对一致,都没有卷入俄罗斯同乌克兰等国的冲突当中。法国还曾向俄罗斯出售2艘“西北风”级两栖攻击舰,因美国制造最终未能交舰,但法国设法牵线搭桥,让埃及购买了这2艘两栖攻击舰,使俄罗斯避免了舰财两空。两个欧盟大国对俄罗斯的态度,使得北约无法在对俄问题上形成统一力量。

图中右二为舍恩巴赫,照片为舍恩巴赫在论坛上发表言论。

那德国为何要这么做呢?首先,德国需要彰显自己的大国地位。德国是二战的战败国,目前的军事力量也不算强大,在长期的军备限制下,德国如今仅装备了300多辆坦克,且没有装备驱逐舰、巡洋舰、航母等大型战舰,德军非常缺乏进攻性的武备。但是,德国又是一个实打实的经济、政治强国,德国的GDP位居全球第四位,达到了3万亿美元以上,且德国还是欧盟的两大领导国之一,在欧洲事务上举足轻重。

图为德国海军F-125型导弹护卫舰,虽然吨位大,但是战斗力并不强。

因此,在军事上比较弱小的德国,就需要在其他方面表现出“负责任大国”的形象,积极参与到国际事务中,以便于争取更大的国际话语权。比如,在伊核问题上,德国就积极促成法国、英国、美国等国同伊朗达成一致,并且严格遵守相关协议,拒绝按照美国的意思对伊朗实施附加的制裁。同时,在伊拉克、阿富汗战争中,德国都拒绝出兵。在乌克兰局势中,德国也拒绝了向乌克兰提供军援。

图为德国空军台风战斗机。

其次,德国亲近俄罗斯还是处于对自身利益的维护。德国在二战中同苏联是***对头,双方在苏德战场上进行了你***我活的较量,最终德国战败。德国深知大规模战争带来的危害,也在二战之后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如今已经变成一个以“和平外交”为主的国家,德国对军力坚持慎用的原则,事实上也为欧洲消解内部矛盾,加强团结一致提供了帮助。

对德国而言,和俄罗斯合作还有实打实的好处。比如,俄罗斯和德国共同建设的北溪-2号输气管道,使得俄罗斯可以绕过乌克兰等国直接向欧洲输送天然气,而德国就是欧洲接受俄罗斯天然气的第一站,这对于提升俄罗斯和德国在欧洲事务中的话语权有决定性意义,毕竟欧洲使用的天然气大部分都来自于俄罗斯,如果俄罗斯选择限气,那整个欧洲都要受到影响。

图为德国陆军豹-2A5主战坦克。

当然,也正是因为法国和德国这种***于美国之外的外交特点,使得美国长期对法国、德国不满,法德的行为也加剧了北约的内部矛盾,使得北约逐渐走向分裂,法国总统马克龙就曾指出:“北约已经脑***亡。”但是德国和法国这种***自主的外交政策,不畏强权的办事作风,还是引来了很多国家的尊重与好评,比如在我国,一般普通百姓对德国的印象都还算不错。

当然,德国在二战中曾经对华援助,也是群众对德国好评较多的一个重要原因。

诺门罕战役,德国为何拒绝日本军事结盟的请求?

1939年7月22日,日本关东军向诺门罕地区的苏蒙联军发动了第3次进攻。在朱可夫的运筹帷幄下,他发挥苏军武器优势,演练坦克装甲集群战术,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再一次将日军赶回出发地。

但是,作为有血性的***来说,“再一再二,不能再三再四”。经过两次战役,他已经十分了解当前对手的作战特点和军事实力,采取有效战术大大消耗了日军的有生力量,并牢牢掌握该地区的制空权,剩下的就是大反攻了。

他要通过一次大反攻,彻底打疼日军,打消他们妄图入侵苏联的念想。

自从朱可夫担任第1集团军司令,按照苏联最高统帅部的要求,要尽快结束远东战事,避免将来可能的两线作战。为了打好反攻这一仗,朱可夫可是花了不少的心思。他一面调兵遣将,囤积物资,一面想办法“隐真示假”,欺骗对手。他决定8月20日发起总攻。

首先,小规模进攻,“黏住”对方。自粉碎关东军的第3进攻后,朱可夫一改过去的守势,突然命令前沿部队向日军发起进攻。一时间,飞机、大炮、坦克、步兵一起出击,这让习惯于进攻的日军极不适应,战役指挥官小松原也顿时紧张起来。

因为苏军的进攻一改过去杂乱无章的作风,从天上到地上,各兵种协同作战,根本不给对手任何反应的机会。更加可怕的是,苏军的装备比日军先进,数量还多,打的日军一点脾气没有。日军既不敢进攻,又不敢撤退,被牢牢地钉在前沿阵地上。

其次,进行战术欺骗,掩护大部队集结。一方面进攻的苏军毫无目的,今天打打这里,明天打打那里,根本没有攻占的想法,只是试探性进攻,让日军误以为苏军的进攻不过如此;另一方面,开始修筑永久性战备工事,为冬季做准备。

同时,在前线使用明码电报传递消息,电报的内容大都是要求后方运送准备过冬的建筑材料。尽管日军对此产生怀疑,但随着苏军前线大规模地修筑工事,也渐渐就相信了这个“事实”,但实际上是在掩护后方频繁地输送部队和物资。

更为主要的是保密。为了达成战役的突然性,争取更大的胜利,朱可夫制定了严格的保密措施。除了故意散布假情报掩护真情报外,他还要求反攻部队在总攻前不得进入出发地域;需要进行侦查的军官们去前沿时必须换成士兵服装。

更为甚者,知道总攻计划的只有军领导班子成员的5个人,就连苏军最高统帅部派来支援的各兵种负责人(官阶都比朱可夫高)对此也毫不知情。同时,所有的文件、命令统一由军司令部的一名打字员负责完成,其他人休想接近“计划”。

日军参谋本部越来越反感关东军的不听话,准备接手指挥。

诺门罕战役从最初发起都与参谋本部的本意相违背,这主要归咎于日军“以下克上”的传统。同时,参谋本部也依赖关东军来提升自己的影响,对其“不听话”时常“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对其违令出击予以褒奖,造成了当前关东军有恃无恐的局面。

前3次战役的失败,已经充分说明苏联并不好惹,而在中国战场的局势一直久拖不决,牵扯了很大的精力。为此,尽早结束与苏联的纷争,全心投入中国战场是日军高层的阶段性战略,但关东军似乎没有收手的意思,到了该整顿的时候了。

一是,成立第6军,加强对关东军的挟制。1939年8月4日,日军参谋本部在海拉尔成立第6军,下辖第23师团、第7师团和第2师团等部,军长由原第13师团长荻洲立兵中将担任。这么做,除了给关东军一点警示外,同时加强该地区的作战指挥。

根据战事需要,在师团以上成立军级单位本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但早不成立,晚不成立,偏偏在关东军接连失败的时候成立,这分明是对关东军的不信任,故意让其难堪。对此,关东军司令植田谦吉等人大为恼火。

二是,成立调查组,插手指挥关东军。“有一就有二”,随着第6军的成立,很快参谋本部就以上级的身份开始插手关东军的作战。让其倍感侮辱的是,调查组居然没有一个高官挂帅,仅派了两名参谋前来调查,这种“轻视”让人不能接受。

更让他们不能接受的是,这两名参谋返回本部后,随即命令也到了,要求他们立刻轰炸外蒙古机场。顿时,在其内部“炸了锅”。经过3次战役,战机早已消耗殆尽,拿什么打;更何况以前不同意炸,现在又命令炸,这分明是拿人开涮。

关东军与上级参谋本部的关系彻底搞僵。他们“一不做二不休”,对参谋本部的做法置之不理,这种带有感情色彩的处理方式确实耽误了大事。经过本部情报部门的分析,苏军即将进行大反攻,不是准备过冬,关东军对此不予理睬。

这种上下级僵持的局面是兵家大忌,终于引起日军参谋总长的注意,他派专人到关东军做解释工作,成立第6军并不是为了绕开关东军,并承诺第6军仍由其指挥和管辖。至此关东军上下的心情好受了许多,决定8月24日发起第4次战役。

然而,关东军的“必杀技”和优势荡然无存。

首先,为了对付日军的夜袭,朱可夫采取“夜退日攻”的战法。也就是说,无论战斗如何激烈,天一黑,苏军就撤出原先阵地,等第二天天亮,用炮火再夺回阵地。所以,参加夜袭的日军要么空手而归,要么在第二天被苏军炮火炸上天。

其次,改进装备,破解日军“肉弹”攻击。日军对付苏军坦克的“肉弹”攻击,就是利用士兵抵近坦克投掷***或手持反坦克地雷同归于尽,这样造成苏军坦克的损失达到60%。为此,朱可夫颇费了一番心思。

一方面从国内调运几百台柴油发动机更换以前极易燃烧的汽油发动机,同时,将坦克的要害部位加装铁丝网,即使***投中要害,也很难使坦克燃烧起来并爆炸;

另一方面,研发和测试新式坦克,对付“肉弹”。诺门罕战场俨然就是苏军装备的试验场,各种新式武器轮番上阵,其中T-35坦克就是其中的代表。作为试用性坦克,它有3门火炮、5挺机枪,往往是对方士兵还没有近身就被“扫倒”。

更让日本人沮丧的是,受邀前来诺门罕战场“学习”和观战的德国军事顾问团,在观看了关东军的“猪突冲锋”和“肉弹”攻击后,对日军的战斗力和总体评价不高,直接导致了日本要求与德国建立军事结盟的请求遭到拒绝。

德国人很精明,战争潜力不大,物资奇缺的日本根本没有资格与他们结盟,一旦结盟只会拖德国的后腿。有一个“猪队友”意大利就够他们受得了,再说,德国也没有过多的精力和军事援助放在远东战场。说白了,就是“不带你玩了”。

诺门罕战役,日本“竹篮打水一场空”。本以为凭“实力”博取盟友的支持,没想到自己糟糕的表现遭人抛弃,不能不说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留下了一个大笑柄。

大家认为如何?欢迎留言和讨论。

参考文献:《二战全史》、《当关东军遇上苏联红军》

欢迎搜索关注“白杨树下谈历史”//学习历史,传播文化正能量//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或采编自互联网公开内容,仅供网友交流旅游相关攻略等信息。若因此导致您的权利被侵害,或有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内进行删帖处理,感谢您的理解和支持。注意:酒店景区门票的优惠价格与免票政策仅供参考,具体请咨询景区酒店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