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德国硕士毕业找到工作了,怎么劝他回国工作呢?

这个问题往往让人有个疑问,为什么要劝他回国工作呢?因为知道这个为什么,回答您的问题才会有的放矢,这里边我只能就一般的情况做一些建议。

1,德国不是一个移民国家,所以,一般的外国人主要来自一切历史原因的大迁移,比如土耳其人,所以,中国人在德国的比例相对于其他国家是比较小的,由于这个原因,很多中华文化的东西在德国相对比较稀少,所以,很多留学生经常思念祖国,还不如回祖国工作。

2,父母年纪渐渐地大了,生活上越来越需要子女的帮助,如果不是在德国有非常好的前途的工作和事业,不如早点回来,成家立业,又方便照顾父母,毕竟中国民族的传统美德不能丢。

3,目前东西方的关系越发紧张,很多欧洲人对中国产生了相当多的误解,种族主义情绪日益变化,这些都和以前大不相同了,长居德国,是不是有这方面的担心,与其那样,不如早日归来,报效祖国。

4,在德国找到的工作是不是一个有很好前途的工作,个人的发展,将来的身份确定,都是个未知数,自己是不是非常的喜欢在德国度过一生的大部分时光,如果不是,早做打算,毕竟国内的机会很多,早些回来,会有更多机会发展。

5,个人感情生活是不是有很多机会?因为,据我所知,很多华人在婚恋问题上遇到的困难还是很多的,将来的家庭子女,自己有没有能力?这些都会让父母非常的操心,毕竟这是个独生子女的时代,孩子也是全家的共同希望所在。

大概想了这几条,希望能做一些参考,有问题可以留言。

库尔斯克战役中德军如果不率先进攻会怎么样?

那就是等待苏军先手咯?沃罗涅日方面军司令员瓦杜丁大将其实也是这么想的,早在1943年4月间,他就多次向斯大林提出建议,要求以他的方面军为主要突击力量,先敌动手,歼击别尔格罗德—哈尔科夫地域的德军集团,对这个提案,方面军政委赫鲁晓夫也表示鼎力支持。

(沃罗涅日方面军司令员瓦杜丁)

弄懂这个问题的关键,是要明白库尔斯克“突出部”的军事意义,所谓突出部就是在基本平直的战线上,在某一地段出现凸进的战场态势。所以库尔斯克地区成为苏军楔入德军战线的一个“蛇头”,它的东方和左右两翼,都是德国人的阵地,既可以成为苏军下一步进攻的桥头堡,同时也处在德军的三面包围之中,这就是事物的两重性。

既然已经是深入德军战线的突出部,那么从突出部顶端再向东深入进攻就违反军事常识了,“蛇头”如果过分探伸出去,身子就有被切断的危险,因为补给线又细又脆弱。所以苏军如果真的抢先动手,只有两个方向可以考虑,要么从库尔斯克突出部“根部”的南侧动手,要么从北侧动手,与突出部里面的部队相配合夹击德军,从而尽量把突出部的正面拓宽。

(南方集团军群总司令曼施坦因)

瓦杜丁的提案就是从南侧先发制人,消灭或者逐退哈尔科夫附近的德“南方集团军群”部队,从而使战线整体态势更加有利。但是方案遭到了苏军总参谋部的反对,华西列夫斯基总参谋长以三条理由驳斥了瓦杜丁的观点,当然,最终的裁决要由斯大林作出,苏军总参谋长摆出的三条理由是:

1、库尔斯克地区更着急的是德国人。

稍有军事地图常识,便可知道“突出部”形成以后,德军的防御线长度将远大于战线平直的情况,也就意味着要耗费更多的部队去巩固阵地,这对于以质量而非数量见长的德军来说,是非常痛苦的。早日削平这个突出部,就可以腾出相当的战役预备队,所以在库尔斯克战区,德军才是更着急的一方,苏军何必匆忙动手?

(苏军总参谋长华西列夫斯基)

2、苏军战略预备队尚未彻底组建完毕。

1943年春夏之交这个时间点很微妙,虽然苏军之前取得了斯大林格勒会战的巨大胜利,粉碎了德军100多个师,但自身也遭到了惨重损失,同时在稍后的第三次哈尔科夫战役中遭到严重挫折,总的兵力损失多达100余万。因此,苏军的最高统帅部预备队正在组建和补充阶段,库尔斯克当面的中央方面军和沃罗涅日方面军也在恢复之中,预计上述工作要在5月底之前才能完成。

也就是说,至少在4月底之前,苏军不可能在任何方向上发动大规模进攻,因为没有强有力的战略预备队,盲目进攻就是灾难。所以华西列夫斯基认为,苏军转入进攻的时机“既不能失之过早,也不能失之过迟”(报告原文),在此情况下,应首先保持良好防御,期间抓紧完成预备队的组建。

(第9集团军司令莫德尔)

3、各方面情报已经显示德军正准备发动进攻。

德军的“堡垒计划”是一次超大规模的进攻战役,中央和南方集团军群将出动90万以上的大军,其部队调动、兵器补充和辎重运输,从1943年4月初就已经开始了(原定5月发起进攻),如此大规模的军事部署和军需运输,是不可能没有一点痕迹的,想做到100%保密完全没有可能。同时在德军最高统帅部内部还有苏军间谍,关于库尔斯进攻战役的筹划、方案和发起时间等绝密情报,正源源不断发往苏军总参。

苏军最高副统帅朱可夫坚决支持华西列夫斯基的意见,即在苏军没有做好进攻准备的情况下,不妨以良好的纵深防御坐等德国人先动手,在防御中严重削弱德军的力量,然后再转入大规模的反攻(会战事实进程如此)。当两方的意见递呈斯大林之后,有两个因素极大影响了斯大林最终决心的确立。

(朱可夫)

第一是在吃不准德军确切进攻方向的前提下,斯大林仍然担心莫斯科方向遭到攻击,这样在库尔斯克战场投入尚未整补完成的最高统帅部预备队,就显得非常冒险和仓促,而朱可夫和华西列夫斯基“以静制动”的方案,可以兼顾两个战场。第二是他对苏军在1943年的突击能力仍然信心不足,如果贸然抢先发起进攻,很可能在德军的顽强防守下头破血流,那么在1943年可能到手的战略主动权必将不复存在。

斯大林考虑成熟后,发电将瓦杜丁和赫鲁晓夫训斥了一番,遂于1943年5月8日发出训令,要求库尔斯克方向上的各方面军布置牢固的纵深防御,一俟德军被严重削弱并停止进攻时,沃罗涅日、中央、草原、布良斯克方面军,以及西方面军左翼、西南方面军的右翼共六个方面军立即转入反攻。这也就意味着,苏军已不可能率先动手,而小胡子对苏军一贯的低估,又促使他一定会发动蓄谋已久的进攻。

综上所述,问题中所假设的情况,由于双方主观和客观上各种因素的叠加,根本不会发生,德国人硬着头皮先行突击,自1943年5月初算起,已经是不可逆的。

(什么叫突出部)

南非白人为什么不回国?

其实,这里面的原因很简单,主要是一个历史遗留问题:现在生活在南非的白人,基本上都是当初来这里殖民的欧洲殖民者后裔,他们先辈曾在这里建立白人政权,把几乎整个非洲都打了下来,作为殖民地,后来因为世界格局变化退出非洲,然而却有许多在此已经生活多年的白人并未回归自己国家,选择继续在这里生活,所以就有了现在的南非白人。时至今日,南非白人早已和祖国断开联系,不仅难以获取往日亲朋信息,还因为他们已经习惯在非洲贫民窟生活,祖国对于他们来说比非洲更加陌生,并且国籍问题也很难解决,所以导致他们无法回国

一个国家如果欠钱不还会怎么样?

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赖账,明明白白的告诉债主子:我是欠你的钱了,但我就是没钱还或者干脆不想还。其实最主要还是***治,我厉害你欠我就不敢不还,我可以随时打你;我厉害我欠你钱我就是不还你没办法!

一战结束后,法国和美国之间的债务扯皮,就是一个典型事例,他属于“法国欠美国的钱不还”的情况。十九世纪后期到二十世纪初期的法国,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外号——“高利贷帝国主义”——这是革命导师列宁给他起的。

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时代,法国不仅被欧洲***的后起之秀德国在普法战争中击败,其人口基数、工业技术和实力等综合国力也被德国赶超。

但是法国的金融业非常发达,放债吃息,是法国国内的剩余资本,从事海外投资的主要形式。在十九世纪末到一战爆发前,出于共同对抗德国的需要,法国和俄国关系更为紧密,在政治环境影响下,俄国是法国金融资本输出的重要受惠国。

列宁起外号起的好,做出的行动更加惊人:1918年2月11日,刚刚诞生的苏维埃政权宣布,对***施行国有化政策,关闭所有外国***,对沙俄政府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时期所借外债,一律不予承认(这倒是苏联建国之初对债务的态度)。

法国在战前投向俄国的外债收不回来,但是在四年多的战争期间,法国本身的损耗也极为严重,欧陆西线战事,都是在法国北部境内和比利时境内反复拉锯,凡尔登绞肉机吃掉的不仅是成千上万的人命,还有法国的财富。

法国自身的财政早就撑不下去,他通过在其他协约国发行公债和争取商业***贷款的形式,填补庞大的军费开销。以放高利贷著称的法国,从战前的债权国变成战后的债务国,战争结束时,法国是协约国集团当中最大的净债务国,积欠12个国家总计多达103亿美元的外债。

战后,债主子们自然和法国商讨还债的问题。其中势力最大,态度最坚定的债主子是美国。法国向美国借的钱,即有战争期间在美国发行的公债,也有通过英国担保得到的美国政府贷款,还有从美国商业***得到的民间贷款。

虽然是惨胜,不过好歹是获胜者,再加上此时法国在世界上还是数一数二有影响力的大国。但是对于庞大的战争债务,法国毫不犹豫的选择了赖账,以及各种变通降低还款金额的办法:

A、放弃金本位货币制度,纵容通货膨胀,让法郎大幅贬值。战争爆发前的1914年,法郎与同英镑的比价为25.22:1;到了1926年,比价跌倒了240.2:1。然后法国对有债券权益的国家与地区(比如中国的庚子赔款、在上海法租界发行的公债、在法属印支联邦发行的战争公债,在日本发行的战争公债等),推行诸如“金法郎”制;B、对于美国的催讨,法国直接摆出了“要钱没有,你能把我怎么着?”的嘴脸。

在1920年年代,美法两国为战争债务扯皮时,法国领导人摆出过各种嘴脸,比如说以美国***战争时,法国有巨大的资助和财富投资,应该抵消一战战争债务;美国***时向法国借过钱,美国也没及时还,现在应抵消一战战债;法国借钱打仗是为了全世界捍卫“自由、***与正义的事业”;30年代初的法国总理赖格尔干脆建议美国应一笔勾销之。

C、把法国拖欠美国的战争债款,与战前法国对俄国的投资、战后德国的战争赔款联系起来,由此把两国之间的债务问题(法国欠美国的钱)复杂化,变成牵扯到多个国家的三角债糊涂账,为难美国。战后的整个20年代,当美国向法国屡次提出还债的要求时,法国经常把俄国(苏俄)和德国搬出来作为欠钱不还的借口。

俄国在战前借了我们很多钱,现在俄国发生革命,成为苏俄,我们的债收不回来;德国是战败国,依照巴黎合约的条约,德国应向法国支付巨额赔款,但现在德国经济也是一团糟,我们法国拿到的赔款微不足道。在没有追回俄国的钱款和索要到德国的赔款之前,我们法国不能及时偿还美国的钱,否则将加重我们法国的经济负担,不利于法国在战后的经济恢复与国家重建。

D、为了捞钱,法国千方百计的压榨比他更弱的国家与海外殖民地,比如当时的中国。法国在战争后期和战后,在上海法租界多次发行公债。战后的1921~1930年期间,上海法租界发行六次公债,总计筹措860万两海关银。为扩大税源,法租界当局竟然不顾1908~18年期间与***达成的禁毒协议,公然推行鸦片公卖制,大肆纵容黄金荣、杜月笙、张啸琳等青帮鸦片贩子。通过这种手段,使法租界税收在战后大幅增长。

1914年,上海法租界的财政收入为75.47万两海关银;1919年为104.59万两海关银。在1920年前后通过“试行”鸦片公卖,向杜月笙的三鑫公司出卖鸦片专营权的方式,财政收入大幅攀升,1921年的财政收入急剧膨胀到335.11万两。

E、法国纵容“战争英雄”们到海外殖民地和租借地大肆贪污捞财。战争结束后,法国把一大批在战争中有突出表现的有功军政人员派遣到殖民地任职,法属印支联邦和上海法租界也不例外。法籍***纷纷返回法租界,重新出任高层职务,他们在巡捕房这个强力机关部门更加集中。

在这些人当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战争英雄”和退伍***,普遍存在骄狂放纵的心态:“老子到殖民地就职,就是捞钱来了,老子为这个国家卖过命流过血,贪污受贿理所当然,捞外快是应该的!”以法国驻沪总领事维尔登为首(上海法租界的管理模式和公共租界区别很大,前者没有工部局,董事局总董一职,经常由法国驻沪总领事兼任)的“退伍***官僚”,很快就形成了一个腐败***集团,大肆接受杜月笙提供的贿赂。

通过对法属印度支那殖民地和上海法租界等地的经济压榨,来供养法国在这一地区的军政力量,不再依靠法国政府的拨款,节省其本土的财政开支,优先偿还美国***财团等的商业贷款。

F、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大萧条来了。这给法国、以及其他拖欠美国战争债务的欧洲国家,提供了很好的赖账借口。法国直接表示拒绝偿还对美债务,最后不了了之。在20~30年代,法国只偿还了约5亿美元的对美债务,还主要是美国商业***团的债款(这部分债务的利息高,且商业***借款是欠债必还没商量,不同与政府间借款还可以通过外交渠道讨价还价)。

最终,在二战解释后,美法之间就把包括一战积欠战争债务等问题,与二战中美国对法援助等新旧债务重新打包,在二战后制定了新的还债计划。法国在21世纪才偿清这笔钱

德国为什么不尝试收回之前失去的土地?

德国不尝试收回之前失去的土地,个人认为历史因素和现实困难都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德国失去了很多领土,但是在那些领土上还居住着大量的德意志民族。在那些已经变成他国领土上的德意志人民渴望回归德意志大家庭的怀抱,并且这些德意志人中的大多数曾经生活在一个统一的德意志国家内,对德意志国家具有向心力。并且,协约国在一战后,出于英美等国本国的利益,并没有对德意志彻底清算。德国人民并不认为自己的国家是被打败的,渴望夺回所有领土是所有德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希特勒上台后,积极进行军国主义扩张,迎合了德国人民的愿望,通过军事讹诈和军事冒险,最终所有德意志领土得以回归。之后希特勒变本加厉,最终爆发二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欧美国家对德国有了一个清醒的认识。通过把东普鲁士在内的大量领土和人口,分配给德国的邻国的方式,削弱德国的战争潜力。后来,美苏冷战又分别在各自的占领区扶植起一个德国政府,制造出了两个德国。得到德国领土的国家都是在二次大战中受到德国法西斯伤害的国家,接受了这些领土之后,粗暴的剥夺这些领土上德意志人民的财产。最终以这些居民放弃原来的一切财产,联邦德国接收被剥夺领土上德意志居民的方式,进行了大范围的德意志民族迁移。

由于德国被割让的领土都是位于东部地区,在冷战时期这些国家都是华约组织成员国,所以英法美等国也默认联邦德国对于这些领土的声索。

东欧剧变后,联邦德国和***德国把民族统一纳上议事日程,但是由于主要大国对于德国统一后再次成为战争策源地的担心,以及西方国家对于华约组织解体后,对东欧地区战略空间掌握的需要。最终以联邦德国放弃被割让领土,***德国以七个***的州并入联邦德国的方式完成了德国的统一。

可以说德国的统一即向全世界表明德国永不再战的真诚表态,也实现了德意志民族的统一梦。

除了历史原因,现实的问题也加大了德国收复这些领土的难度。

第一,掌握这些领土的国家,现在与德国都是北约组织成员国也是欧盟成员国。如果德国声索这些领土,不利于整个联盟的团结,也会遭受联盟主要国家的反对。同时德国正在致力于欧洲一体化进程,如果德国对这些领土声索,将使整个欧盟陷入分裂状态。

第二,二战结束以后,大量的德意志民众涌入联盟德国,现在这些领土上的德意志人口很少,而且也不愿意回归德国。二战结束后的民族大迁移,使这些领土上的德意志人成为少数民族。如果采用公投的方式,大量的所属国民族人口的投票将能够确保这些领土留在现属的国家。现在这些领土上的德意志民族经过数代的繁衍,已经对德国没有的归属感,纵使真的公投也大多数不愿意回归德国。

第三,德国的周边大国都不愿意看到德国的强大。虽然现在欧洲***大国间还比较和谐,等国家利益斗争仍然很激烈。法国绝不希望欧陆上出现一个比自己还要强大的国家,最起码也要保持在欧盟中共同领导地位,如果德国在得到大面积的领土和人口,法国将不得不在欧盟事务中听从德国指挥。英国退出欧盟就是想把欧洲的水搅浑,继续搞他的***平衡政策,也就是欧洲***必须是一个分裂的、矛盾重重的、没有一个超强国家的***,很显然一个强大起来的德国不符合英国的国家利益。一个统一的欧洲将与美俄分庭抗礼,显然一个强大德国也不符合美俄的利益。

所以德国不尝试收回之前失去的土地,是德国领导层综合考量国际形势作出的最有利于德国的决策。当然如果有一天国际形势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德国改变现在的态度也是有可能的。

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或采编自互联网公开内容,仅供网友交流旅游相关攻略等信息。若因此导致您的权利被侵害,或有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内进行删帖处理,感谢您的理解和支持。注意:酒店景区门票的优惠价格与免票政策仅供参考,具体请咨询景区酒店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