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二战德国坦克兵不戴头盔?

讲真,别说二战时的德国坦克兵不戴头盔,就是同期的英美苏、甚至当今21世纪的坦克车组人员,他们头上的那个厚实的大帽子,也并非“头盔”,而叫做“坦克帽”,基本用途是防止坦克兵在装甲剧烈颠簸时碰伤头部,并连接无线电通讯工具,属于作战数据链的一部分。一般来说,坦克帽内都嵌着一体耳机及话机,把帽子后面的连接线插入坦克通讯插孔,即可完成通讯指挥连接。

当今的坦克帽主要是软质内衬和外部防弹罩的结合,透气性好,一旦坦克兵走出装甲在外部活动,还可以更有效的保护头部免遭流弹或者炸弹碎石的伤害。

(现代俄军的坦克帽)

二战美军坦克帽

那么,为什么二战德国坦克兵不戴坦克帽呢?

首先,这与德制装甲的设计思路有关。

跟美英苏把耳机做到了帽子里不同(早期的苏联坦克,都没配无线电设备,通讯基***或者旗语),德军的坦克,内部的耳机是***的,造型类似于咱们大学四六级考试的那种大耳麦。

所以,大家经常能看到类似的照片,德军坦克兵带着大檐帽或者船型软帽,然后扣上个耳机,搭配着笔挺的制服、高冷的表情,好似上战场是来走秀场一般。

其实,早前的时候,德军也曾经配发过一种半球形宽松的软帽,类似一顶加大号的贝雷帽,德军装备手册里,它的正式称呼是防护帽(Schutzmutze)。

这款帽子的主要功能就是防震,它由羊毛外罩与软质橡胶防护盔两部分构成。内衬是一个半球形的橡胶软盔,外形像瓜皮帽,外罩由一整片精纺毛呢裁剪整形而成,用松紧带固定在橡胶软盔边缘的凹槽上,便于拆卸清洗。

没成想,这款坦克帽从派发那刻起就遭遇了德军装甲兵的抵触。

一方面是因为“丑拒”,——那层软呢外罩过于松垮,德军士兵直接嘲讽其为,“戴着这种帽子活像头上套着个面粉袋”。

此外,装甲内部本身空间就非常有限,戴着这顶宽松没有“造型”的德式坦克帽在车里行动时,常常会挂住一些开关和手柄,不利落还特别容易引起事故。

加之,由于橡胶撑起的边缘太宽,以至于无法稳妥的佩戴制式耳机,让车长只能被动的把耳机挂在后脑勺上,路况不好时还得腾出一只手扶着它,否则就会被震落。要知道,坦克运行时,发动机巨大的轰鸣夹杂着炮火声,让装甲兵的作战环境非常嘈杂,一旦耳机戴不稳,密封性受影响,将严重通讯效果,弄不好会耽误大事儿。

由于使用体验感太差,这种蹩脚又磕碜的德式坦克帽,在1940年夏,法国战役之后就基本上销声匿迹了。

自此,船型作训帽+耳机也就成了当年德军装甲兵的制式形象。

那么,说到这儿,大家肯定会问了,不是前面讲了,坦克内部颠簸的厉害吗?难道德国装甲兵为了“耍帅”,人人都练就了一身“德意志铁头功”?

虽然此时的德国人较盟军相比,在审美方面要明显讲究的多,但还真不至于玩命去图“好看”。

主要还是人家的防撞思路不同——德国坦克内部尖角和突出部位全部都裹了橡胶(资源极度匮乏的战争后期开始用皮革加海绵),座椅都是皮质的,跟苏联装甲比,内部空间也相对宽敞,舒适度要好得多,乘员在坦克内部的一般磕磕碰碰,都不是问题。

而像苏军的T-34,内部舱内全是钢铁,有的还带着毛刺,座椅也是铁板一块,不戴坦克帽,一旦开动,坐里面简直能要了人命。

此外,德国坦克履带多采用交错式负重轮设计,底盘越野性能好。

大家都知道,装甲负重轮越多,则支撑点越多,驶起来也就越平稳。交错式负重轮设计可以让装甲在保持大直径负重轮的情况下,通过交错布置,增加了支撑点的数量,进而在拥有优良地形适应性的前提下又获得了不错的舒适性。所以,二战德军的坦克行驶相对平稳,颠的不算特别厉害。

(德军豹式坦克的交错式负重轮)

左苏联,右德国

不过,发展到现在,虽然坦克内部采用了更为优秀的悬挂系统和悬挂座椅,但速度却至少高了一倍,在火控系统的辅助下,更多的采用行进间射击,冲起来猛如虎。因而,坦克帽仍然属于必需品,即便在闷热的中东战场,也得老老实实的戴齐全,否则真容易磕个头破血流。

再加上,坦克帽密闭效果好,戴上后任凭装甲发动机轰鸣,每个成员依然能非常清晰的听到各项通讯指令。这方面,也是单纯的通讯耳机所不能比的。

这不,当今的联邦德国军队,也不“耍酷”了,都老老实实的戴着坦克帽。唯一继承下来的,表面上看,好像就是那个铁十字的logo了。

德国国宝级名模?

黛安克鲁格

黛安·克鲁格,1976年7月15日出生于德国下萨克森州阿尔格米森,德国模特、演员。

她成为模特前在英国担任专业的芭蕾舞者,因受伤转而担任模特并在德国模特界成名,随后被吕克·贝松发掘,开始电影工作。

2017年5月,获得第70届戛纳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最佳女演员奖。

中德年轻人生活方式差异?

中国学生:早起赴前程,有时邻鸡尚未鸣

现如今,中小学生们的辛苦不仅体现在功课负担方面,早起更是一项长期的挑战。大部分学校规定8点上课,但之前要有很多准备工作,有的学校要求学生7:20前必须坐在课桌前。家离学校远的同学五六点钟起床是常事。

如果说前段时间的居家网课有什么优点,最明显的就是学生睡眠时间比以前大为延长。但目前很多学校已经复课,学生作息已逐步恢复常态。

国家教育委员会发布的《学校卫生工作条例》中指出,学校应当合理安排学生的学习时间。学生每日学习时间(包括自习),小学不超过六小时,中学不超过八小时,大学不超过十小时。

此前,针对社会上“中小学生上下学时间不合理、作业太多睡眠不足”等问题,教育部曾发出通知:2018年9月起,中小学上课不得早于8:00;小学一二年级学生不得早于8:00到校,上课时间不得早于8:30。

浙江省、黑龙江省已先行实施,其他省市也计划实行。此举目的是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保证学生充足的睡眠。

对于延迟中小学生上学时间,大部分网友表示“举双手赞成!”

孩子的睡眠能得到充分保障,有利于身心健康的发展;

放学时间与下班时间相接近,方便家长接孩子;

虽说延迟上学看上去是拉长了学生在校时间,但是3点半之后的课后服务或托管重在培养孩子的兴趣,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

但也有家长强烈反对:

上午课时缩短。有的家长认为上午本该有的4节课缩减为了3节,学生的上课时间大大减少,学习成绩下降的风险大为增加;

与家长上班时间冲突。平时孩子们上学时间早,家长还可以先送孩子上学然后再去上班,现在推迟到8.30,家长没有时间去送孩子上学。

真是众口难调。

总体看来,学校作息时间的调整,影响最大的是家长而非学生。学生们都是全日制学习,放学回家还有各种作业或补习班、培训班。大部分学生的生活节奏是单调的,一天之中除了吃饭、休息,就是学习。

在这种连轴转的负荷下,早晨上学推迟半小时与否,就不显得那么重要了。如果想早晨多睡一会,住在学校附近是最简单易行的办法。俗话说“家近是个宝”。伴随择校热兴起的不仅有学区购房,也有学区租房,最大限度地节省耽搁在路上的时间。

德国学生:一日之计在于晨,但下午的休闲更重要

德国的大多数邻国,延迟上课很普遍,比如英国、法国、西班牙、意大利或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中小学校上课开始时间大多为上午8.30到上午9点。

德国的学校类型、学制类型本身就很复杂,但在上学时间这个问题上,大部分学校的做法是“早起鸟”,普遍在7:30到8点之间开始上课,在某些特殊日期(比如学校活动),上课时间更为提前。

无论课程几点开始,学生都要提前5-10分钟到校做相应准备(也不能到得太早,否则校门不开)。

即便是前一段时间的疫情闭校期间,很多学校并没有单设课程表,学生们依然按照原来的课时安排,早晨第一节课从7:30开始。

德国人也曾经做了个调查:上课应该在上午8点以后开始吗?约有74%的儿童青少年希望在上午8.30到上午8.50之间上学。

然而,希望归希望,很多学生并不觉得改变现在的上学时间有多么急迫。因为:

延迟上课,课程将不得不在下午持续更长的时间,会与他们的休闲活动相冲突。目前德国很多中小学仍是半日制的,他们大多下午1:30分放学。学生们习惯了下午的闲暇安排。对大多数学生而言,下午是神圣的。这与德国学生早晨起床时的消极态度形成鲜明对比,德国学生更喜欢在下午追求自己的爱好,这是他们向往的生活亮点所在。

下午学习效率较低。德国的教师们认为上午是学习的黄金时段,他们普遍担心午餐休息后孩子们不会再集中注意力。即便那些在学校托管的学生,下午的安排也以兴趣社团、运动、娱乐等项目为主,学生完成作业后即可以自行参加喜欢的活动。无论是热衷于求知的学霸,还是对学习不感兴趣的学渣,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项目。

看来,与中国学生对延迟上课的“无所谓”相比,德国学生更看重自己对于时间的支配权利。

睡得少,危害大

小孩们早起的普遍表现是:

l起床困难,无法应声而起或自动醒来;

l脾气暴躁,也就是所谓的起床气,易怒;

l没有食欲,疲惫;

l头脑不清,反应迟钝,思考缓慢;

l不专心,第一节课的效果较差;

在德国,长时间睡眠仍然被视为懒惰的证据。俗语说:“早晨的嘴里含金”,就像“早起的鸟儿有虫吃”。早起是自律的标志,早起鸟也会比别人赢得更多的学习和工作时间。

但医生和睡眠研究人员都赞成推迟上课时间。儿童青年少应该每天睡足8小时。那些需要8.5至9个小时的睡眠但必须在6或7个小时后起床的青少年白天的精神效率并不高。

德国青少年睡眠研究和睡眠医学学会表示,睡眠不足对学习能力产生负面影响。仅仅半小时的睡眠不足就可以导致30%的学习性能下降。

认真的德国人自2013年以来,每年对14个联邦州的10,000名五年级学生进行睡眠行为调查。该研究结果表明,睡得太少的儿童和青少年不仅没有集中注意力,受伤的风险还更高,在学校里容易磕伤、碰伤。

早睡为什么难执行

既然睡眠这么重要,为了保证睡足8小时,在只能早起的情况下,早睡不就能轻松解决问题了?

早睡早起是养生学家经常提倡的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是我们常常规劝孩子们的肺腑之言。但很多情况下,早睡早起无法实现,晚睡早起反而成为一种不健康的主流。

除了功课任务、考前突击等原因,根据德国专家的分析,这里面主要还有几个因素。

l学生本身的喜好。父母总是尝试让学生们早点上床睡觉,但他们常常不喜欢这样,尤其是当自己喜爱的或者正在做的事情被打断,他们的心情会很不爽。

l身体节律的影响。大约在13岁到14岁,青春期少年的生物节律会向后移一到两个小时。如果他们在晚上10点上床而无法入睡,反而容易失眠,因此他们只能在更晚的时候再考虑睡觉这件事。

l父母晚睡的带动。由于工作或家务的原因,很多父母有晚睡的习惯,而且睡眠时长不足。这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了孩子的作息习惯。

总之,对于中小学生们来说,在尽量满足睡眠时长的前提下,吃苦自律的第一条就是要学会早起,迎接每一天的新体验。

帝国大厦保卫战苏军伤亡人数统计?

帝国大厦保卫战苏军阵亡失踪8万1千人,受伤28万人,德军伤亡被俘20万人。

帝国大厦保卫战是德意志第三帝国(纳粹德国)在二战末期的最后抵抗,苏联红军的部队与其经过惨烈的战斗后,最终取得了胜利。帝国大厦保卫战的结束标志着欧洲战场的反法西斯战争结束。

1945年5月2日早晨6点,柏林城防司令魏德林将军离开了地下掩体,向苏联军队投降。下午3点,剩余德国部队全部停止抵抗,向苏联人投降。柏林保卫战至此终于结束。

帝国大厦保卫战的结束标志着轴心国中实力最强的德意志第三帝国(纳粹德国)战败,法西斯侵略势力遭到了极大的打击,欧洲战场的反法西斯战争结束。自此,轴心国仅剩日本法西斯还在负隅顽抗。

扩展资料

帝国大厦保卫战,战况惨烈。

帝国大厦保卫战真正的进攻出现在1945年5月30日凌晨,当时苏军已经攻占了总理府,全部的矛头开始指向国会大厦,苏军在30日上午展开了真正意义上的冲锋,但是在德军MG42机枪的怒吼下,苏军的冲锋被打退。

在多次的失败下,第三突击集团军军司令员库兹涅佐夫上将,开始调动他可以调动的所有重武器,准备对国会大厦进行一次性的“斩首”。

上午11点,苏军集中了89门大炮对国会大厦开始了20分钟的炮火覆盖,苏军在炮火打击后从3个方向同时冲向国会大厦,这时国会大厦底层突然出现无数的射击口,大部分苏军刚刚踏上广场,就被德军***穿透身体。

帝国大厦保卫战进攻进行了60分钟后,苏联人没有占到任何便宜,只好退回重做部署。下午1点,苏军再次进行30分钟的炮火打击,苏军的装甲部队和平射炮部队开始在这时对国会大厦底层及各窗口进行精确打击,把国会大厦地层炸开数个大洞。

苏军在炮火打击后,苏军的三个营再一次进行冲锋,因为前线的苏军可战斗兵力锐减,所以这次的冲锋很多士兵原来都是非战斗部队,如侦察部队,后勤部队。

此次冲锋,苏军在浓烟和机枪的掩护下,终于艰难的冲进了国会大厦地层,并且迅速的占领了国会大厦底层。

这时,苏军没有进行进一步的进攻,因为苏军认为德国人这时候会投降,但是等了1个小时后,苏军发现自己错了,德国人并没有一丝的投降意思,残酷的夺屋战斗开始了。

帝国大厦保卫战中苏军为了迫使德军投降,他们主攻力量为打通向顶层的通道。德国人却逐层逐屋的布防,并且在关键地方安置炸弹,给苏军造成损失和麻烦。

双方都投掷了大量的***。德国人使用了弯管枪等巷战武器。白刃搏斗不时发生,据苏联一老兵回忆,有一次的肉搏战是在一个会议厅里,居然有几十个人在殊******。

德国人在***用光后,基本上都使用了手雷开路后冲出肉搏的战术,帝国大厦保卫战此举以至于战斗的后期,双方都象发疯了似的,都不怎么使用***,而是用刺刀***进行冷兵器作战。可见战斗的疯狂程度。

实在是无法找到关于这段的残酷战斗的更为详细的历史,因为有关这个方面的资料实在是太少。也许是过去残酷,基本上老兵回忆录上这一段都被老兵们一语带过。

战争,永远是最伤心的回忆!1945年5月30日晚21点50分,苏军终于打通了通往顶层的通道,苏军叶戈罗夫中士和坎塔里亚下士把胜利的红旗升起在国会大厦的圆顶上。

二战时美国大兵为什么痛恨德国ss?

相信大部分人看到这个问题之后都会产生一个共同的疑问,这个疑问就是SS到底指的是什么?笔者先来给大家简要介绍一下SS的来源,题主说的SS指的是德国党卫军装甲师,SS是党卫军的简称。希特勒在建立纳粹党之后,在纳粹党中建立了冲锋队武装,同时希特勒为了保护自己的安全,从冲锋队中挑选了一部分优秀队员,组成了自己的私人卫队。SS是德文护卫团队的缩写,希特勒的这支护卫队在经过不断发展后,成为了德国的党卫军。

党卫军最初是冲锋队的一个下设机构,但是党卫军只忠于希特勒,而冲锋队忠于整个纳粹党。后来希特勒和冲锋队的首领们发生分歧,希特勒利用党卫军的势力除掉了冲锋队的几个主要头目,并且用党卫军来替代了冲锋队的作用,从此之后党卫军成为了纳粹党控制的一支重要武装力量。二战爆发之后,希特勒开始派遣党卫军参与战争,党卫军的成员基本都是由纳粹党分子组成,希特勒为党卫军配备了精良的武器,所以党卫军的几支精英部队的战斗力要强于国防军。

因为党卫军都是由穷凶极恶的纳粹分子组成,所以党卫军中的很多人都不遵守战争条例,他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在战场上还会***战俘。在诺曼底登陆之前,美国军队和德国军队交手的次数非常少,美军和党卫军之间并没有任何矛盾。西线战场开始后,美军和德军的交战交手次数增多,党卫军和美军的矛盾也逐渐凸显起来。

在1944年12月17日,一支美国的小股部队遇到了德国的SS装甲师的坦克部队,SS装甲师的坦克凭借着火力优势,很快便降服了这些美国人。100多名美国战俘被聚集到了一起,在这一过程中有少数的美国战俘试图逃跑,并且拿起来武器反抗。随后德国党卫军使用机枪对这些战俘进行扫射,并且对受伤的战俘进行补枪,最终导致了80多名美国战俘被杀***。这次事件被称为马尔梅迪***,因为党卫军装甲师***美国战俘的行为,美国士兵都对党卫军恨之入骨,也对党卫军采取了一些对等的报复。

同德国党卫军比起来,德国国防军给美军留下的印象要好得多。在阿登战役期间,一群德国士兵俘虏了一群美国大兵,德国士兵的手中有一群重伤员,为了能够救治这些重伤员,德国士兵释放了美国大兵,美国士兵也将这些德国重伤员带回了战俘营救治。实际上党卫军的坏名声也给他们带来了很多厄运,由于党卫军的很多部队都血债累累,德国党卫军在进入战俘营后,受到的待遇要比国防军差得多。

其实党卫军的残忍只是相对于德国国防军,比起来大规模残杀战俘的日本军队,德国党卫军***80多名美国战俘的行为实在不值得一提。在中国战场和太平洋战场上,日军制造的万人以上的***数不胜数,臭名昭著的党卫军和他们的日本盟友比起来,也仅仅是小巫见大巫。

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或采编自互联网公开内容,仅供网友交流旅游相关攻略等信息。若因此导致您的权利被侵害,或有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内进行删帖处理,感谢您的理解和支持。注意:酒店景区门票的优惠价格与免票政策仅供参考,具体请咨询景区酒店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