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为什么要进攻北非,只是为了挽救拖油瓶小弟意大利吗?有没有其他原因?

德国进攻北非只是为了挽救意大利和隆美尔捞取个人功勋而已,其他毫无任何意义。

在早期德国考虑过出兵北非,但是因为政治因素终止

在1940年的时候,德国倒是确实考虑过派遣部队前往北非攻击英国控制的埃及,以切断英国的地中海航线。德国国防部派出了李特·冯·托玛将军为首的考察团前往北非,考察进攻埃及的可能性。

李特·冯·托玛回来以后提出北非都是沙漠,因此必须出动摩托化部队,并且至少要4个师的兵力才能保证成功。但是沿途无法补给任何物资,包括饮水在内的所有补给都需要从后方运输,而且北非港口稀少,因此最多能保证4个摩托化师的补给。

由于此时意大利在北非有相当数量的驻军,本身需要一定数量的补给,因此这个方案明显是说除非把所有意军换成德军,否则根本不可能有足够的兵力攻击埃及。这个提议显然在政治上是不可行的,意大利绝对不会同意把自己的部队撤离北非。另外随着意大利的参战,此时英国的地中海航线实际上已经被切断,不得不改走好望角航线。是否攻占埃及已经没有战略意义,因此希特勒终止了攻击埃及的打算。

意大利在北非的失败,促成了德国出兵北非

到了1941年1月,由于意大利的节节败退,墨索里尼主动要求德国派兵帮助意大利阻挡英军的攻势。虽然希特勒认为北非无足轻重,即使丢了也不影响战争结果,“在军事上可以忍受的”。不过出于政治考虑,他决定还是帮助墨索里尼。

德国国防部最初打算派出一个师的部队协助意军防守,不过隆美尔抵达以后马上提出要增兵进行攻击。其结果就是虽然隆美尔成功的击败英军并发起了反击,但是因为部队数量增加和战线拉长,补给很快出了问题。

因此北非局势就进入了一种奇怪的僵持,无论是德意军还是英军,一旦发起进攻远离自己的补给基地,很快就会陷入困境,并被对方击败。因此双方的战线在的黎波里和亚历山大之间来回摆动。

结论

在意大利参战以后,埃及的战略地位已经微不足道。因此德军派遣部队前往北非,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拉意大利一把。而隆美尔因为个人需要而把战争规模扩大,其行为并无战略上的价值。

二战时期,德国的军事费用,从何处来呢?

其实,在二战开打的头几年,1939-1942年这段时间,德国都没有进行全面战争动员。期间,德国国内的民用经济一切照旧,甚至还出现过多次超越了战前产量的“小高峰”。

德国最终转入战时经济的时间更是比苏联、美国都要晚的多。甚至,在走向没落的那两年,还动用了50000名德国现役***和180000名“群演”,下血本儿,拍摄了大型史诗电影《科尔贝格》。

1945年初,这部劳民伤财的大制作在东西两线的轰炸中,正式隆重上映,旨在激励德意志民族的“斗争和士气”。

(《科尔贝格》以纳粹的反动视角,重新演绎了发生于19世纪初,第四次反法同盟战争中的经典围城之战)

很显然,纳粹高层们,还是很善于总结的,充分吸取了一战德国战败教——民生问题导致骚乱,引发国内起义,德皇退位,在正面战场并非全面败退的情形下,新政府主动向协约国投降。

因此,纳粹从上台执政开始,就在拼命的拉拢讨好民众,同时还特别注重“洗脑”般的宣传和舆论造势。二战打响后,也一直尽量规避把明显的把战争负担转嫁给国内人民,在1943年秋之前,没有直接的加征过“战争税”。

毕竟,纳粹党能迅速壮大,靠的多是来自于工人、小市民、失业者、农民与中产人士的“铁粉”。所以,他们的利益,不到紧要关头,绝不能随意触碰,否则就动了自己的统治根基。

客观看,在1943年秋(库尔斯克战役最终失败)德国东线战场开始“专攻为守”前,军费方面,民众和国内的普通税收,并不属于其主要来源。

那么,东西两线作战的压力,从挪威到北非,广大的东欧、苏联占领地;从地中海到波罗的海,到处都需要钱和物资,如此沉重的财政负担,还不能伤到自己人,应该如何是好呢?显然,除了战前的“囤积”,纳粹更把魔抓伸向了占领区人民和犹太人。

早在战前,纳粹通过打击、迫害犹太人,短期集聚了大量财富。甚至,在宣传术的”洗脑下“,迫害犹太有产者的行为一度成了德国各界人士广泛参与的“国民运动”。充分利用了普通德国人“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心里,还被大都数人看成了杀富济贫行为,特别受中下层民众的拥护。

加之,自魏玛时代起,与中国和苏联的长期贸易往来,也帮助德国提前储存了大量工业原料和战争资源。

尤其跟苏联的“互通有无”活动,在二战爆发早期,苏德东西瓜分波兰后,不用再“绕远”,路线更加便利、顺畅,甚至还形成了一段贸易合作“高峰”。比如,最为大家津津乐道的,1941年6月21日深夜,苏联运送物资的火车空车皮刚返回没两小时(苏德贸易中,德国传授技术,苏联主要卖资源,还包邮),巴巴罗萨计划就开始时了。苏联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典型的被卖了后还帮人数钱的角色。

(苏德在瓜分波兰后,双方军官友好的坐车准备出席联合阅兵式,周围还簇拥着笑逐颜开的“波奸”)

还有面向民间发行的“债券”,被洗脑后的德国老百姓都争相购买,主动“为建设第三帝国”贡献力量。这些来自于民间的资金,给战争早期提供了比较靠谱的军费。

此外,德军军费更重要的来源,还是对占领区的各种残酷“压榨”。

在苏联境内,纳粹操作比较简单,直接宣布“一切苏维埃的财产都应该被纳入到帝国财政中来”。

其他占领区呢,当时的德国跟日本一样,都在大搞“以战养战”,打下一个地方,驻军的军费就强制当地来承担,美其名曰——“为换得军事保护而对帝国防务的捐献”,即“防务捐赠”。其实,就是类似***在收“保护费”。

而且,这笔“保护费”随着战争的进展,越发显得在“漫天要价”。

根据帝国财政部1941年10月公布的数据:占领军军费占比利时年财政收入的125%,荷兰的131%,塞尔维亚的100%……

这种“超额保护费”的结果是,战争后期,法国,荷兰等地连续的“大饥荒”。著名影星赫本的少年就被大饥荒“饿着”了,有点影响生长发育,间接促成了她纤细的身材。据说,当年的赫本,饿的连吃郁金香根都吃过。不少影视作品也演绎过这段历史,比如荷兰电影《黑皮书》,饿坏了的女主能直接把兔子正啃着的胡萝卜抢过来自己接着吃。

除了占领区上缴的“保护费”,纳粹还强制占领区的犹太人缴纳赎罪金,进而直接宣布犹太人的财产是“人民的财产”,大大方方的没收他们名下的无形和有形资产,达到了快速致富,补充军饷的效果。

同时,各地集中营,和从占领区掠来,尤其是苏联区域内的强制劳工,组成了“超低成本劳动力”队伍,也明显抵消了纳粹的相关军费支出。

另外,第三帝国还在占领区强行推广“马克券”,再操纵外汇兑换率,故意让对方货币贬值。

更要命的是,跟“马克券”关联的是“帝国马克”,而非黄金。

很显然,任何货币,就其本身而言,就是纸,并没有价值。那么,要保持其稳定性,就必须能按照一定的汇价兑换成黄金,即“黄金的避险价值”。因此,正常情形下,一国需要有足够的黄金储备,才能保证其货币的稳定性。同理,黄金储备量越大,该国的货币就越稳定,越能得到广泛接受和认可,其保值性也更高,比如,当今的国际结算货币——美元。

而这个马克券,只在占领区有效,既无黄金储备做后盾,又无信用当保障。

纳粹人为操纵汇率,随便印一些“马克券”,轻松兑换成占领区货币,进而大肆收购物资;而占领区金融机构,拿着朝不保夕的“马克券”,却只能在本区域内交易,出了德占区,就成了废纸一张。这简直跟“明抢”,没多大区别了。

用“马克券”搜刮来的财富到了德国老大手中,先被各级军政管理人员层层贪污一部分,挑剩下的,一些供养驻军,另外的运回国内去抵消通胀。

(马克券,虽说曾经形同废纸,但放今天,可是属于极具升值潜力的珍藏品)

到了战争后期,愈发丧失理智的德国占领军,开始强制被占领区域的***动用存款购买第三帝国发行的“战争债券”。当年,在纳粹的“胁迫”下,捷克***70%的存款购买了战争债券,比利时***也拿出了55%的存款,用于购买战争债券。

还有被占领的希腊,1944年,其央行在一番威胁和恐吓后,曾经买进过一大笔第三帝国战争债券。70多年后的2015年,陷入欧债的希腊政府突然“想起”了这笔“坏账”,仔细算过后,认为这笔金额至少相当于今天的100亿欧元。

于是,希腊总统帕夫洛普洛斯会见德国总理默克尔时,还特意强调了这件往事。并表示,希腊对二战期间被德国占领的索赔要求依然有效,这账,啥时候兑现呢?

好了,回到话题上来。在德占区,因为拿着“马克券”兑换占领区货币非常划算,所以德国官兵们都喜好在异国拼命消费、各种“买买买”,然后寄往国内,尤其是法国的驻军,都跟咱们现在的海外代购差不多了。

占领区人民过的“水深火热”,而德国家庭天天盼着远道而来的“礼物”。这么一来二往的,大家对元首的爱,更是无以复加。

所以,随着战争的进展,虽然德军在不断的扩大军队规模,增加军备,但德国方面自己的实际支出,却呈不断的减少的趋势。

这背后,就是“帝国财政”的胡乱发挥,加上大规模的劫掠和帝国邮政配合运输的效果。

只是,欠的账,最终都得需要还的,跟改朝换代没关系。截止2007年,联邦德国政府已经向二战受害方支付了大约640亿欧元的赔偿。这还不包括要一直持续下去的,针对***犹太幸存者,每年每人约2500欧元的津贴。

德国的科技水平如何?

德国被称为“欧洲最强大的经济和工业强国”,考虑到德国在研究、技术、科学和教育上投入的时间和精力就毫不奇怪了。德国在1901年获得了第一个诺贝尔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比任何其他国家都多。然而,德国是如何达到其技术巅峰的呢?

德国的许多技术创新都源于二战。在20世纪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德国工厂已经准备好创造新技术。通过恐惧和竞争,战争推动科学家和发明家创造出越来越有效的武器和技术。一些技术,如导航设备、导弹/火箭技术和喷气式飞机,我们今天仍然在使用。

1989年11月9日,柏林墙倒塌。到1990年,德国统一重生。德国的统一意味着它可以再次专注于创建一个更强大的国家和统一其伟大的思想。

德国长期以来一直是学术强国,因此教育是德国技术进步的支柱。从2014年开始,德国不再收取大学学费。德国汉堡的参议员多萝西·斯塔珀费尔德总结道:“学费对社会不公平。他们尤其不鼓励没有传统学术家庭背景的年轻人从事研究。政治的核心任务是保证青年男女能够高质量标准学习,在德国免费。”这不仅吸引了更多的德国学生,也导致了国际留学生的涌入。德国学生奖学金获得者近12%是国际留学生。而美国大学国际学生的比例约为4%。

研究多样性的也很重要。这可能是德国全面表现出色的原因之一。德国将投资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全球投资者。德国是将很大一部分经济产出投入研发的前10个国家之一。也是在创造新创新的前十名国家。

自1997年以来,德国见证了高科技初创企业前所未有的繁荣。长期以来,德国一直被视为高科技和创业的“沙漠”,在过去几年里,德国见证了以技术为基础的公司创建的迅猛发展,使德国从欧洲高科技创业的落后者转变为明显的领导者。

创业热潮吸引了来自全球各地的技术专家、工程师和程序员。事实上,超过八分之一的德国人口是移民。德国七分之一的工人来自国外。70多万有移民背景的人经营自己的公司。换句话说,移民是德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正在经历第四次工业革命,一场从可穿戴技术到人工智能的革命。

两个人去欧洲旅游半个月,需要花多少钱?要注意什么?

两个人去欧洲旅游半个月,需要多少钱,主要取决于两个条件:去的旅游目的地和出行的时间。

图:德国之旅-杜塞尔多夫

一、先谈谈出行的方式

出行可以选择跟团游和自由行,这两种方式各有利弊,简单说如下。

01跟团游费用方面可能会节省一些,组团在交通、食宿方面有价格优势,也比较省心,无需过多的操心行程,只需要按照旅行社的安排就行。

但是,组团的话自由度就差一些,线路和时间都是固定的,旅行也往往是走马观花式的“打卡”旅行。

02自由行的费用相对高一点,但是在选择上丰俭由己,在交通和酒店等方面高中低档有自己决定,时间和旅行线路完成自己支配,比较费心。

图:奥地利之旅-维也纳(2018年摄)

二、说说旅游目的地

欧洲线路分东欧、南欧、西欧、北欧,中欧国家往往会穿插以上线路里,这些不同的地区消费大不相同,北欧的物价最高,西欧其次,南欧稍微便宜,东欧的价格最便宜,按照国内快捷连锁酒店的房间标准,我们对比一下就明显看出来。

北欧800-1000元人民币/日,西欧700-800元人民币/日,南欧600-800元/日,东欧400-600元/日,当然自由行的话,可以选择当地的民宿或公寓式酒店,可以更便宜一些。

所以选择的目的地不同,旅行费用差距还是不小的。不过,如果是两人自由行(正好一个房间),在酒店住宿方面可以节省不少钱!

图:中欧之旅CK童话小镇(2018年摄)

三、旅行时间

和我们国内一样,世界各地的旅游也分淡旺季的,如果是旅游旺季,不仅机票的折扣很少,酒店的价格也较高,如果选择的是淡季,游客很少,机票和酒店费用可以省下很多钱的。

旅游费用的两大支出项就是机票和酒店,出行时间不同就是同一线路,差价也是很大的!

图:俄罗斯之行-莫斯科红场(2019年摄)

四、旅行费用预估

综上所述,题主的15天欧洲之行,费用很难预估,不过,根据我的经验,给一个大致的费用数额,供参考吧。

两人自由行15天:

01东欧线俄罗斯、白俄罗斯、塞尔维亚、波黑等国,参考费用1.8万-2.5万元

02南欧线希腊、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等国,参考费用2-3万元人民币

03西欧线法国、比利时、荷兰、英国、德国等,参考费用2.5-3.5万元

04北欧线冰岛、挪威、瑞典、芬兰等国,参考费用2.8万元人民币以上

图:俄罗斯圣彼得堡风光(2019年摄)

五、注意事项

01前往欧洲旅行,首先注意旅游签证问题,东欧国家签证比较简单,不少已经对中国免签或落地签,但是大多数国家需要办理欧洲申根签证,需要一定的门槛,同时还有不在申根国之内的,比如英国需要另外签证;

02想省事去东欧国家,签证容易,旅行的费用也较低,能申请欧洲的申根签证的话,一张签证就可以在26个申根国自由旅行;

03在欧洲自由行的话,注意语言问题,不同的国家语言不同,可别以为英语都通用啊;

04关于换汇问题,在国内可以换好欧元(不必换美元),然后根据需要在非欧元区再换当地货币。

最后强调一点,由于受疫情的影响,目前出行很不方便,建议等待疫情解除后再考虑出行。

以上建议仅供参考,欢迎朋友们补充!

二战时期纳粹德国为何不进攻瑞士?

瑞士是个小国,国土面积刚刚超过四万平方公里,约合重庆(包括区县)面积的一半,2017年人口约816万,略低于重庆城区人口(重庆2017年底城区人口为865万)。

用陈水扁编排新加坡的话说:鼻屎大的国家。

再翻开欧洲地图就会进一步发现,瑞士位于法国德国意大利奥地利等大国中间,缺乏出海口,可谓四战之地,和战国时期的韩国有几分类似,稍不留神就有亡国灭种之祸。

拿破仑时期瑞士倒在法军铁蹄之下,让瑞士人开始思考自身的命运,1815年维也纳会议上,欧洲各国确认瑞士为永久中立国,瑞士成为世界上首个永久中立国,有说法认为瑞士是《国际法》中唯一明确规定的永久中立国。

此后瑞士严格奉行中立标准,在一战二战都不偏不倚,置身事外。同样置身欧洲的卢森堡通过1867年《伦敦协议》也成为永久中立国,但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贞操不保,所谓的永久中立也随之烟消云散。

如果说永久中立就能保证一定远离战火,显然低估了战争发动者的无耻,二战中希特勒和墨索里尼曾多次打瑞士的主意,只不过时局变幻,没有给他们留下太多机会。

法国被占领后,德国制定了入侵瑞士的“圣诞树计划”,想搂草打兔子,把这个份数日耳曼同源的小弟收归既有,但东线战事发展太快,希特勒最终放弃了收编瑞士的计划。

而磨磨唧唧的意大利,虽然对瑞士也有想法,但看到大哥没有动静,也就打消了念头。

当然,瑞士也不是傻瓜,如果真以为维也纳公约就是免***金牌,在世界大战中潇洒吃瓜,早就被灭掉了。

一战中就有瑞士人以志愿兵的方式加入战斗,据不完全统计,约有2000-3000名瑞士士兵加入到协约国阵营中。

二战中瑞士虽然没有出兵,但也不算干净。

作为日耳曼后裔占主导的国家,瑞士与德国的关系剪不断理还乱,尤其是与德国奥地利接壤的东部,天然与德国亲近,二战中,向德国出售了大量的精密机械和零部件,并秘密贷款与德国。

在犹太人问题上,瑞士也十分谨慎,二战中瑞士大量接收难民,但对犹太人却严格审查,唯恐得罪虎视眈眈的纳粹。

而在瑞士内部,对战争的准备也一刻未停。瑞士是个山地国家,和平时期是旅游胜地,战争时期就是交通不便的堡垒户,尤其是崇尚机械部队闪电战的德国,对这种山势起伏的地形十分头疼,加之瑞士早早发动战争动员,在一定程度上威慑了德国人。

外交、军事、经济的多重加持下,瑞士在二战中平安度过,时至今日,瑞士已经成为高度发达的国家,百姓生活水平很高,加之国内旅游资源丰富,成为欧洲乃至世界旅游爱好者的天堂。

我是历史达人日慕乡关,欢迎关注!

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或采编自互联网公开内容,仅供网友交流旅游相关攻略等信息。若因此导致您的权利被侵害,或有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内进行删帖处理,感谢您的理解和支持。注意:酒店景区门票的优惠价格与免票政策仅供参考,具体请咨询景区酒店政策!